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赤皮青冈

遗尿症的危害看完后让人惊讶遗尿的有哪些原

2023-08-17 来源:李子资讯

遗尿症的危害看完后让人惊讶 遗尿的有哪些原因

一、遗尿症的危害你知道吗

1、胃肠系统挑食、厌食、面黄肌瘦或虚胖、乏力、易饭前腹痛或受凉腹痛、易晕车、大便溏稀或干燥,直接影响机体的营供应及吸收。

2、大脑神经系统睡眠昏沉、难以叫醒为遗尿病的突出表现特点,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烦燥易怒、多梦咬牙、睡觉乱蹬乱翻、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或不能久坐、精神萎糜等,直接影响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其发育,致使智商下降。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尿床孩子的智商比正常儿童低17%-23%。

3、免疫系统易感冒发烧,易患各种传染病,直接危害机体。

4、皮肤关节皮肤干燥、过敏、皮肤病、盗汗(夜间睡中出汗)、自汗(白天不自主出汗)、手脚易出汗、腰疼、腿软无力,甚或两腿的长短粗细有差异。

5、心理方面羞愧、自卑、内疚、胆怯或胆小、恐惧、焦虑,久而久之,引起人格变态,表现性格内向、孤癖、不合群、神经质或有暴力倾向等。

6、发育状况隐睾、隐裂、疝气、包茎、小阴茎、小子宫、囱门愈合晚、走路晚、说话晚、身高体重差,严重危及生长发育,若错过治疗时机,将遗恨终身,还将累及后代。日本厚生省儿童治疗中心5年观察1270例尿床儿童发现身高比正常儿童低2-5cm。

7、生殖功能少精、早泄、阳痿、不育等;月经不调、闭经、排卵障碍、更年期提前、不孕等,直接影响生育及性功能。

家长们不要以为孩子遗尿是小事而一拖再拖,一定要观察孩子的状况并及时治疗哦。

二、遗尿的四个原因探秘

第一、正常的膀胱排尿的意识是受到大脑的控制,正常的情况下,如果膀胱已经到饱满状态,要冲动排出,睡眠时大脑皮质接受尿急冲动的区域仍保持功能,但是如果小孩子的神经调节功能发育并不是相当的完善或者出现失调的情况,就会导致出现遗尿的病症。

第二、因为宝宝在进行深层睡眠不收外界的影响,比较难以唤醒的状态,并且如果大脑皮层对膀胱充盈的情况并不是相当的敏感,不能自己起来进行正常的排尿,或者小孩子的大脑皮层对膀胱的控制力比较薄弱,膀胱是在正常收缩的情况下,小孩子就会不自觉的出现遗尿的情况。

第三、遗传的因素。根据病学统计,遗尿是有遗传倾向的,根据医学调查发现,如果爸爸妈妈都有遗尿的现象,其后代遗传的概率有77%,如果父母中只有一方发生,就有25%的遗传几率。

第四、父母养育观念的不正确。父母没有养成小孩子自己定时排尿的习惯,为了自己能够安静的进行睡眠,即使宝宝已经很大了,还让宝宝继续使用尿不湿,导致宝宝出现遗尿的情况。

三、遗尿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养成良好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避免过劳,掌握尿床时间和规律,夜间用闹钟唤醒患儿起床排尿1~2次。白天睡1~2小时,白天避免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以防夜间睡眠过深。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树立信心。逐渐纠正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等情绪或行为,照顾到患者的自尊心,多劝慰鼓励,少斥责、惩罚,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要正确处理好引起遗尿的精神因素,通过病史了解导致遗尿的精神诱因及可能存在的心理矛盾,对于可以解决的精神刺激因素,应尽快予以解决。对原来已经发生或现实客观存在主观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要着重耐心地对患儿进行教育,解释,以消除精神紧张,以免引起情绪不安。晚饭后避免饮水,睡觉前排空膀胱内的尿液,可减少尿床的次数。

2.儿童尿床的行为疗法

(1)排尿中断训练

鼓励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间中断排尿,自己从1数到10,然后再把尿排尽,这样能训练并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2)忍尿训练

白天让孩子多饮水,当有尿意时,让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过10分钟,每天训练1~2次,使膀胱扩张,增加容量,从而减少夜间排尿的次数。

(3)定时训练

在以往晚间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结合人为叫醒,让其在室内来回走动,或者用冷水洗脸,使在神志清醒状态下把尿排尽,目的也是有助于建立条件反射。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尿床,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残余尿、擦干局部、更换内裤及干床处理。

3.药物治疗

(1)丙咪嗪

适用于觉醒障碍型。

(2)奥昔布宁

别名尿多灵,适用于昼夜尿频型。

(3)*

可用于混合型。

(4)去氨加压素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别名弥凝,适用于夜间多尿型。

去氨加压素别名弥凝,适用于夜间多尿型

联合应用阿米替林、去氨加压素和奥昔布宁是目前认为治疗顽固性混合型遗尿症有效的三联药物。以1个月为一疗程,优点是有效率与下述的SNM疗法接近,缺点是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并且停药后易复发。以上药物属于处方用药,丙咪嗪和阿米替林为抗抑郁症药,所示剂量为成人用量,小儿应以每公斤体重进行计算。

4.物理疗法

可采用闹钟定时促醒、针灸、按摩等方法。

四、如何预防遗尿

1、养成睡前排尿的习惯

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睡前排尿的习惯,每天睡前2个小时,不要再让小儿喝过多的饮料或水,养成睡前把尿排净的习惯。

2、按时入睡

家长培养孩子按时入睡的习惯,而且在睡觉前别让小儿太兴奋。因此孩子在睡前不宜过于逗弄,不宜做剧烈活动或太兴奋的游戏,不宜看刺激性影视片,以免大脑过度兴奋,促发夜里尿床。

3、起居生活要规律

白天太累也会让孩子出现尿床现象,因此家长白天别让小儿太疲劳,起居生活要规律,白天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最好能睡个午觉,以免过于疲劳夜里睡得太沉,有尿时不容易醒来,也不容易被父母唤醒。

4、训练宝宝的膀胱功能

督促小儿白天多饮水,并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促使尿量增多,训练小儿适当地憋尿,提高膀胱控制力。当小儿撒尿时鼓励时断时续,然后再把尿撒尽,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5、建立夜里排尿的反射

家长需观察孩子容易尿床的时间,然后定好闹铃,提前半小时将孩子唤醒排尿,使唤醒的铃声秘膀胱的充盈刺激同时出现。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条件反射就会建立起来,夜里小儿能够被膀胱的充盈刺激唤醒,自行控制排尿。

中华建设杂志官网

兰台内外

青春岁月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