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清真食品

道文化养生道医养生文化

2024-02-18 来源:李子资讯

道文化养生 道医养生文化

道文化养生 道医养生文化

2018年10月上旬一日,受朋友邀请赴成都青羊宫聚会。至时,茶房内已是高朋满座到了二十余人,均是各路功夫方面修炼的知名人物,其中有研究易经奇门遁甲、铁板神术的宋来时;修持内丹伍柳派功法、编著出版“内丹实修理法精要 ”“伍柳天仙法脉修持指要”的曾老师;社会资历很深的武术家张老师;青城山符箓派功法传人杜老师;以及精修辟谷术的巴老师(未到),另有热心参与社会活动、某部队退休下来的吴参谋长,成都铁路局的刘处长等等,这是一个喜爱历史传统道文化、崇尚健康养生和功法修练的老年团队。

宋老师着装端正,待人谦和,说话很少但客气,像一个行政管理人员;从其眉宇之间,隐约感觉到他的心结很重,似乎遇见了什么难以逾越的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社会上兴起了学习气功、特异功能、易经的热潮,宋老师喜欢上了易经卦象,经人介绍跟随一个易经算卦的先生学习奇门遁甲、风水八卦等知识。其后应世,每每多有效验,社会声誉陡增,自是对师傅很是尊重,并在其劝说下,退出了他在政府某个公务部门的处长职务,成为了社会人物,可见其决心之大、之坚决。在这门知识的学习中,不知道他感悟、推断出了什么?使他下了如此大的决心,做出如此决定。时日一久,宋老师在社会上的影响,并不见有任何跨越式的发展提升,反倒随着时日的增长而逐渐减去,收入的不稳定致使其家庭不睦,生活料理为艰。年岁一大又患上了糖尿病,高血压等,不时病发、周身不舒服,行动为艰,自理不易。

曾老师退休人员,今年82岁,生活安定,条件较好。曾多次受国外友人邀请,出国讲学内丹伍柳派功法,口碑甚好,大家对他很是尊敬。 曾老师于上世纪1988年受社会气功热的影响,在重庆开始学习:禅密功(刘汉文传),由此进入气功界,时年五十岁有多。1992年间,在社会上认识了一位修持内丹伍柳派功法的师傅,并帮助其整理丹道资料准备出版,可惜师傅又早早地逝去。曾老师以此师傅的资料为根底,对丹道名词、节点一一贯通,感悟颇深,完成了资料的整理、编撰出版成书,成就了大师的荣誉;自是认为世间一切丹道功法的修持,均不离此规范而沾沾自喜,洋洋自得。忘记了:老来铅汞少,神气衰的规律,更是没能理解:历史以来没有一人,仅仅是依靠看书就修炼成功的古训;没有传承这是很荒谬而不可能的事。

明代理学家朱熹素来喜爱丹道,并对丹书“参同契”做了注释,可见其喜爱之深。在武夷山讲学时,道家白玉蟾也正好在此地授徒(丹道),彼此相隔很近,互为邻居;朱熹碍于自我身段、脸面,相识而不相交。对丹道细则及神异现象,心慕之却不肯虚心求教,暗自潜心研习丹经多年,终无斩获。至晚年仕途遭变,六十八岁再过筼筜铺时,作诗感叹道:“鼎鼎百年能及时,灵芝三秀欲何为?金丹岁晚无消息,重叹筼筜壁上诗”。从诗中可以看出朱熹当时惆怅的心情:仕途艰险,人生无常,丹道修炼又不见端倪,入世、出世都难哦。

丹道派别很多,修持运练核心均不在书上,在于传承,在于得人、得法。丹书、丹经是修炼者自我练习的感受记述,可作为修练者彼此参考印证,以充实自我的认识感知,但不是必由之路,更不是必成之路。作为一个成熟的独立人士,应该清楚地明白自己的信仰选择:需要什么,达到什么目的。

以此供大家参考。

百度大搜

我提供腾讯adq广告k3k4k6赛道的户加粉直购直播等

广州神马推广

豆果微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