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朱翊钧的废长立幼为何没能成功他是怎
明神宗朱翊钧的废长立幼为何没能成功?他是怎么做的?
明神宗朱翊钧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从先秦到明朝,类似于“废长立幼自古乃取乱之道”的表达在史料和奏疏等文字中频频出现,一般都是臣下劝君主要遵照“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和次序立之的原则决定继承人,也就是以尊卑、长幼决定继承人人选,从西周正式确立以来,不管是皇帝还是割据政权的首领,大多数都遵循这一原则选定继承人。
废长立幼顾名思义就是不按次序选择年纪较小的儿子为继承人,这无疑违背了“宗法制”,最为典型的事例就是赵武灵王废长立后引发的乱局以及东汉末年袁绍和刘表关于继承人问题的失策从而导致的一系列恶果,赵国陷入大乱武灵王不得善终、袁绍和刘表积累的十数年的家业,几乎一夕之间就全部葬送了,这对当时和后世起到的警示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可是在历史上还是有不少废长立幼的成功案例,这些案例中的君主虽然废长立幼,但是国家都平稳过度,也没有引发大的动乱,有些主动让贤的长子还被传为美谈,可为什么落到明朝万历皇帝的身上,废长立幼就是不成呢?
汉朝的两次废长立幼对万历帝的参考
万历朝的国本之争是由三个偶然因素造成的必然结果:
万历皇帝的原配王皇后一生没有生育儿子,只有一个女儿;万历皇帝的长子朱常洛是朱翊钧一夕之幸的产物,朱常洛的生母是朱翊钧生母李太后宫中的一个宫女,朱翊钧引以为耻;万历皇帝最宠爱的是万历十年入宫的郑氏,郑氏极得朱翊钧欢心,自然爱屋及乌,也很喜欢她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正因以上三个偶然因素的堆叠,触发了朱翊钧心中想要立朱常洵为太子的心思,为此展开了长达十数年的国本之争。废长立幼虽然不是历史上王位继承的主流,但确实有一些成功的案例,朱翊钧的想法其实并不是完全的异想天开。
不说其他,历史上有两位明君的废长立幼就取得了重大成功,分别是汉景帝刘启和汉光武帝刘秀。
长公主日誉王夫人男之美,景帝亦贤之,又有曩者所梦日符,计未有所定。王夫人知帝望栗姬,因怒未解,阴使人趣大臣立栗姬为皇后。大行奏事毕,曰:“‘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无号,宜立为皇后。”景帝怒曰:“是而所宜言邪”遂案诛大行,而废太子为临江王。—《史记·外戚世家》
刘启的原配薄氏无子,诸子中最尊贵的自然就是皇长子刘荣,而且当时刘荣的生母栗姬因为接连生子,既说明了她的受宠,她也因为生了数子而使得地位更加稳固,后来,刘启册立皇长子刘荣为皇太子,栗姬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刘启并没有那么宠幸栗姬了,而且栗姬的一系列神操作把刘启和馆陶公主都得罪了,在多方面的促成之下,刘启废掉了刘荣的太子之位。
万历帝一届又一届的更换内阁,期盼有一个和自己同心的内阁,可是他是一次次充满希望又一次次落空,那些臣子们不惧打板子,甚至不惧死,为的就是争一个皇朝秩序,这当然不能排除一些沽名钓誉之徒为了名声而故意与皇帝对抗,但总体来说还是为了万历帝和明朝,朱翊钧没有朱棣那样的改天换日的雄才大略,也没有祖父嘉靖帝那样强大的制衡之术,自然很难达到自己的目的。
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构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明史神宗光宗纪》
国本之争是晚明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明朝走向灭亡之路的一个蝴蝶效应发源点,试想,若朱翊钧不搞国本之争,好好培养儿子朱常洛和孙子朱由校,什么妖书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就失去了发生的内在动因,待万历帝去世后,一个历练成熟、年富力强的朱常洛在处理事务上岂不是会好很多。
朱翊钧和朱常洛父子是晚明最有可能挽救或者推迟明朝灭亡的君主,可一场国本之争闹得国不安宁,家不安宁,父子不安宁,究其根源这与朱翊钧的自身性格是分不开的,他曾经有过万历三大征的辉煌,也有万历中兴的美誉,可终究因为私欲而让明朝迈上了一条不归路,有言曰:“明实亡于万历”,虽不敢说完全赞同,但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 上一篇:古人讨媳妇的手段刘邦靠行骗李渊靠射箭
- 下一篇:鲁迅曾因抄袭遭陈西滢讥讽
- 2025-05-13如何训练家里养的狗不叫训犬小科目叫它不回
- 2025-05-13现代华庭养狗的多不多水岸华庭居民收留拉布
- 2025-05-13墨尔本养什么狗好养墨尔本最受欢迎的宠物狗
- 2025-05-13养狗养出心尖肉处处有温情
- 2025-05-13鹤岗怎样领养猫鹤岗市民政局做客民声热线解
- 2025-05-13养猫女孩的头像头像我是爱猫女孩
- 2025-05-13美女妹妹养猫情感故事妹妹养猫慈悲为怀姐姐
- 2025-05-13太原宠物领养猫给毛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太原警
- 2025-05-13推广领养猫咪帮流浪猫和爱心家庭双向奔赴珠
- 2025-05-13宝鸡有多少家装修公司宝鸡装修公司哪个好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