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江路领养猫抗战老兵的九妹
梅国庆老先生青年从军戎装照片。梅国庆,黄梅蔡山人,抗战老兵,现定居台湾。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2017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我赴台湾探亲。从桃园机场乘坐高铁到达台北西门町饭店不久,91岁的家乡黄梅籍抗战老兵梅国庆乡贤拄着拐杖,他乘坐出租车从新北市过来看望我。自2013年7月第一次赴台开始结识梅老,一见如故。总共去台十次,老人家九次到桃园机场或者我住宿的饭店,另一次是在台湾南部高雄参加公务活动,无法与梅老见面。每次与梅老相见,与他促膝交谈,终身受益。我比梅老小四十多岁,属于晚辈,我有何德何能打扰他老人家?令人诚惶诚恐,心中阵阵不安。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从来没有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硝烟散尽于历史的天空后,世人方知,活着,原来为的就是相聚,为的是骨肉不再分离。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悲伤可以忘记,爱恨可以放下,无论怎样的沧桑与悲凉,都会在春天到来时终结。
这次梅老和我讲起他1949年逃台,与大陆前妻张九英女士失散。1988年台湾当局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他们已经分别组成家庭,于是从夫妻成为兄妹的一段往事。
九妹九妹漂亮的妹妹
九妹九妹透红的花蕾
九妹九妹可爱的妹妹
九妹九妹心中的九妹
你好像春天的一幅画
画中是遍山的红桃花
蓝蓝的天和那青青的篱笆
花瓣飘落在你的身下
画中呀是不是你的家
朵朵白云染红霞
哥哥的心中九妹
你知道吗
这是二十多年前,风靡大陆的一首歌曲《九妹》。梅老在一次返乡途中,在江西九江南门湖烟水亭首次听到这首歌,他心中一惊,回忆起前尘往事,仿佛就在昨天。原来在1949年春天,他与九妹——前妻张九英女士在此分别。这首歌仿佛就是为九英女士而写,蓦然回首,物换星移,恍如隔世。
张九英女士在九江当地张姓家族兄妹中排行第九,父亲给她取名九英,家族有纺纱厂,富甲一方。九英小时候衣食无忧,幸运的是她没有缠足,受过良好教育,当时在九江最高学府同仁书院毕业,高中学历。九英女士年龄比梅老小三岁,梅老学历则为初中,当时在国民党部队从事后勤军需工作。
“草上千颗露,心头万斛愁”。当年22年的梅老与19岁的九英女士新婚不久,梅老准备带妻子去台湾,不幸在撤离途中失散,从此天各一方。九英女士等了梅老五年时间,期待破镜重圆的那一天。一次她回娘家,家里有人给她牵线做媒,九英毫不犹豫拒绝。父亲骗她说梅老被共产党逮捕,已被执行枪决。父亲从外面找了个目击证人,说得有眉有眼,绘声绘色。九英心如止水,怎么也不会也不敢相信,梅老年轻有为,积极上进,不沾烟酒,酷爱读书,富有同情心。他不是那种獐头鼠目、狗苟蝇营不入流的兵痞。在抗战胜利前夕,他担任国民党军需官,给当地共产党提供武器弹药等后勤支持,共产党怎么会对为人民谋利益的梅老下毒手?
流光,流光,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征人何处觅?一去无消息。然而兵荒马乱时期,风云变幻,世事无常,她心中隐隐作痛。冥冥之中,她仿佛知道另一半去了台湾。九英铁定终生不嫁,坚如磐石。顶住世俗压力。后来,九英女士遇上忠厚善良的汪先生,组成家庭。他们婚后没有生育孩子,抱养了一个儿子。她一直在九江棉纺厂从事纺纱工作,自食其力。改革开放后,拿着退休金,过着常人的平静生活。
梅老入台后,考入联勤军需训练班一期、政治作战召训班二期,历任联勤司令部军需、国防部监察官,上校退役。1959年与陈静芳女士结为连理,育有两儿两女,分别为:梅襄阳,梅当阳,梅蕊芬,梅萼芬。其中梅襄阳为台大毕业,全球防癌长链倡导人和两岸大健康平台发起人,著名肝胆科专家。梅当阳为著名神经科专家,在花莲一家医院担任院长职务。梅蕊芬中校退役,和丈夫虞先生从事健康产业与茶艺。梅萼芬为生物学博士,近些年与丈夫谈先生一起,全家定居上海。
1985年初夏,梅老在美国旅行期间,修书一封致信老家亲友,获悉九英女士健在,定居在与老家一江之隔的江西九江。当时他的丈夫汪先生因病瘫痪在床两年之久。梅老先后两次委托美国同学邮寄各五百美元,共一千美元请亲友代为转交九英女士,希望能尽快医治汪先生的身体。
1987年底,蒋经国宣布开放百万台湾老兵大陆探亲。次年端午节,离开家乡39年的梅老回家乡黄梅县蔡山镇祭祖探亲, 大哥告诉他,1959年三年困难时期,当时已经重新组成家庭的九英,把节省下来的口粮接济梅老的父亲梅良瀚公。梅老托人修书一封,准备去九英女士家看看,不知她和她的丈夫怎样反应?很快,九英女士和她的丈夫汪先生回复说欢迎台胞梅老过来做客。
“欲问春心何驻?白发下,赤子心肠!”,梅老与张九英夫妇见面后,首先向她丈夫鞠躬感谢,照顾了他的九妹。他说,从今以后,您们就是我的妹夫、妹妹。梅老把全家福照片拿出来给九英女士观看时,里面有现在的夫人和两儿两女,孩子们已经大学毕业。九英女士嘴角微微颤抖,眼泪忍不住簌簌而下。梅老安慰他们:我们永远是兄妹,还是一家人,我的孩子也是您们的孩子。九英女士和他的丈夫连连称是。
2013年9月,作者吴德风与梅老在桃园机场喜相逢
大德不言报,大恩不可忘。九英女士的丈夫汪先生感谢梅老三年前从美国辗转邮寄的一千美元,这笔款犹如及时雨和雪中送炭。此前他因中风瘫痪在床两年,在省城医院经过半年时间治疗护理,汪先生能够下床活动。十年前汪先生逝世,享寿八十多岁。汪先生临终前给梅老手书一封,他说:梅老,永远感谢您的君子之风。让我的身体恢复健康,年龄岁数延长了二十年。
无情岁月增中减,为把遗憾续回来,从此梅老每年回乡一次,每次一定去九英夫妇家做客。有些事永远深藏心底,有些话永远不要提起。梅老和九英女士没有回忆当年的离愁别绪,在台湾四十年写给她的诗词和一百多封书信,不敢交付给她。今天,梅老仍然能清晰背诵当年为九英女士创作的一首七律《念九英》:
总记浔江初识时,翠堤湖畔两情痴。
夕阳西下嫌归早,玉手轻携欲步迟。
谁晓结褵方及月,竟然合镜久无期。
神州未复征人老,不尽离怀托梦思。
大时代的个人悲剧,阴差阳错,造化弄人,何况她也组合了家庭,日子虽然平淡,但朴实和安祥。梅老每次从台湾给九英女士夫妇礼物,她推辞说有退休工资,不要再破费。梅老家乡亲人众多,他给大哥汇款,让他给亲人派发,大哥免不了少发漏发。于是梅老把汇款改寄给九英女士,让她代为发放。青年时代在梅老家生活的九英女士,熟悉亲朋好友和邻里乡亲,她按照梅老的信件交代安排,逐家办理,事无巨细,利落干净。虽是一名旧式女性,但知书达理,明晓大义。每当回忆于此,梅老感慨不已。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三年前一天,九英女士在睡梦中溘然作古,享寿85岁。次年清明节,梅老回乡探亲,他在九英夫妇墓前鞠躬、徘徊和回忆,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当晚,老人家彻夜难眠,他在日记里写下这一段椎心泣血的文字:
“九妹,您年龄比我小,但您不幸先我而去。您的学历比我高,青年时代颠沛流离,不幸失去生育能力。您对我父亲的关怀,弥补儿子不在父亲身边的遗憾。您对我老家亲人竭尽已力给予帮助和照顾,英名不负。我们结婚不到一年时间,您等我五年才成家。四十年后我们才重逢,如今我们阴阳两隔。九妹,您永远是我的亲人,我们来生还要做兄妹。”
(作者:吴德风)
- 2025-05-06禅意日式家装修四口之家的日式禅意空间
- 2025-05-06桂林好装修公司有哪些家桂林装修公司哪家口
- 2025-05-06参观朋友家装修风格参观朋友家太干净整洁了
- 2025-05-06博乐益万家装修科技赋能春耕春管
- 2025-05-06复式家装修风格特点是什么loft和复式的
- 2025-05-06动森快乐家装修柱子动森装修雨夜阳台卧室详
- 2025-05-06广州100平家居装修价格穷装100奶油风
- 2025-05-06父母家的装修很压抑入住新家半年我快疯了整
- 2025-05-06怀孕家隔壁装修可以住吗21周小孕妇下夜班
- 2025-05-062017张家界装修公司应急献血力挽狂澜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