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推力轴承

安龙领养猫猫孙可望与李定国同为张献忠的养

2024-11-14 来源:李子资讯

作者:齐云轲

孙可望、李定国,皆为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八大王张献忠众多义子中的一员。作为并肩作战的生死兄弟和战友,本该同心同德、努力合作,为何最后竟然针锋相对、反目成仇了呢?

一、经营西南明末农民起义军的将领,一般都喜欢收养义子,而且有的人收养的还不少。像张献忠,就收养了不少义子,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

作为义子,孙可望他们比其他人更能得到张献忠的器重,张献忠对他们也寄予了厚望,关键时刻总是会想着他们,重用他们。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嘛。

可以说,张献忠的大西江山有一半是义子们为他打下的。后来,在四川大西国内,军政、朝政又多是义子们帮他打理,让他省心不少。就是到后来,张献忠猜忌成性,一味滥杀无辜,也是几位养子极力劝阻,才少杀了许多人。

大西国大顺三年(1646),张献忠在四川已经无法立足,只有退出成都,另外开辟战场,建立新的根据地。这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张献忠于西充凤凰山被清军射杀,大西军顿时大乱,损失数万人,孙可望、李定国等人带领残部逃走。

孙可望等人带领的大西军余部于次年(1647)正月攻克贵阳,从此进入云贵地区,开始经营他们的抗清基地。

正在此时,云南恰逢土司沙定洲之乱,明朝世世代代镇守此地的黔国公沐天波被迫逃出昆明城。大西军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主动进军云南,赶走沙定洲,获得了沐天波的信任,许诺联合明朝一同抗清。

掌控了云贵两省后,孙可望、李定国开始大力经营开发西南地区,建立了地方政权,实行有效统治。

二、联明抗清大西军在西南地区苦心经营数年后,已经很见成效,使云贵地区成为乱世中的一块乐土,安居乐业,物产丰饶。

为了替义父报仇,也为了兑现向沐天波许下的诺言,孙可望决定联明抗清。在联明抗清之前,孙可望决定派人到永历帝那里请封,就是请永历小朝廷册封他为秦王。

张献忠被称为西秦王,孙可望请封秦王,意思是自己才是张献忠的合法继承人,地位比李定国、刘文秀高。孙可望想以此来抬高自己的地位,进而压制李定国、刘文秀。因为之前,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的地位是相等的,只不过孙可望年龄大,大家尊称他为大哥而已,其实另外三兄弟各有自己的军队,孙可望最多相当于一个盟主而已。若是请封成功,孙可望的地位无疑会提升许多。

战场上尚未取胜,孙可望的私欲已经开始了蠢蠢欲动,这是非常不利的一个开始。好在,永历帝并没如其所愿,只给孙可望一个公爵:景国公,并赐名孙朝宗。同时,李定国、刘文秀被封侯。后来几经波折,又过了几年,孙可望才如愿以偿当上了秦王。

孙可望想借请封压制李定国,李定国又不服气,二人之间矛盾日益激化。一次,在演武场上,孙可望未到,李定国便下令升起了“帅”字旗。孙可望后到,不满道:“我是主帅,主帅未到,谁敢升帅旗?”得知是李定国后,孙可望勃然大怒。刘文秀为李定国求情,孙可望不允许,非要打李定国一百军棍。

李定国大怒:“谁人敢打我?”后在众人的劝说下,李定国挨了军棍,勉强顾了大局。打完以后,孙可望又抱着李定国哭起来了。

孙可望的惺惺作态,骗不了李定国,二人之间从此便产生了隔阂。

永历六年(1652)七月,李定国率军攻克清朝定南王孔有德据守的桂林城。孔有德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杀害妃妾,焚烧珍玩,然后自焚而死。明军很快几乎收复了整个广西。

这年十一月,李定国又在衡州击毙清朝敬谨亲王尼堪,大败清军。

“两蹶名王”以来,李定国的名声大噪,盖过了孙可望的势头。孙可望坐不住了,他的妒忌心作祟,无法容忍李定国的威望高过自己,“不欲定国之成功,而思陷之败死”。再有战事,他就密令自己的部下悄悄撤走,故意破坏李定国的进军计划,唯恐他再打胜仗立功。

一边是,李定国在战场上苦战清军,逐步打开局面,为抗清复明事业做出了不凡贡献;一边是孙可望利欲熏心,一心要压制李定国,让永历帝禅让皇位给自己。孙可望连自己的国号都想好了,叫后明。他就等着永历帝禅位,自己好圆皇帝梦呢。

但是,永历帝也不是坐以待毙的傻子。永历帝想方设法联系到李定国,让他救驾。李定国看到永历帝在危急关头想到了自己,十分感动;他对孙可望的不臣之心早已洞悉,就决定迎接永历帝回云南。

听说李定国要去救驾,孙可望恼了,派白文选火速赶到安龙府,接永历帝到贵阳。但是,白文选却对别有用心的孙可望不满,一路上走走停停,故意给李定国留下时间去救驾。

三、同室操戈永历十年(1656)正月二十二日,李定国率军到达安龙府,见到了永历帝。三月,永历帝在李定国的保护下,来到了昆明城,受到了当地军民的热烈欢迎。

李定国接驾永历帝到昆明城,被永历帝晋封为晋王,刘文秀为蜀王,皆与孙可望地位一般,彻底惹恼了孙可望。

孙可望的皇帝梦还没醒,这边李定国已经救走了永历帝,这样非但自己做皇帝难上加难,即使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也不成了。他决定用武力向胆敢挑衅自己权威的李定国报复。

永历帝、李定国主动向孙可望示好,将其留在昆明城的家眷护送回贵阳,并以永历帝的名义对孙可望大加赏赐。但是,这些已经打动不了孙可望。孙可望的目的是当皇帝,不是做一方诸侯。

永历十一年(1657)八月,孙可望在贵阳誓师,亲自率军十四万向云南进发,为了自己的私欲,打响了令亲者痛仇者快的内战。

九月,孙可望与李定国的军队在云南曲靖相遇。白文选与马进忠、马宝等人商议,认为孙可望挑起内战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决定反戈一击,拥护永历帝。

白文选等人想方设法与李定国取得联系,相约举事。孙可望一声令下,正准备一举消灭李定国,进昆明城擒获永历帝,然后自己做皇帝呢,谁知自己的军中却出了叛徒,向自己开战。白文选等人在军中高呼:“迎晋王!迎晋王!”

孙可望的军队顷刻间倒戈,一同杀向了他的行营。孙可望大惊失色,又恼又怕,只好率军逃回贵州。

留守贵阳的冯双礼见孙可望狼狈而归,就劝他赶紧跑,免得被李定国捉住。孙可望在前边跑,冯双礼命人在后边喊:“晋王来了,晋王来了!”吓得孙可望恨不得胁下生双翼飞起来,也顾不得什么狼狈不狼狈了。

孙可望逃跑途中,路过自己的部将据守的城池时,要求他们开城,竟然无人答应。众叛亲离的孙可望羞恼成怒,最后选择了降清,希望借助清军的力量为自己报仇,把丢失的面子拾起来。

孙可望降清,对清朝政府而言,简直是欣喜若狂,顺治皇帝派人将其护送回北京城。顺治皇帝亲自接见孙可望,多次赐宴招待他,并晋封为义王。

孙可望在清朝的受宠,是以出卖南明政治军事机密做代价换来的。在他的卖力“帮助”下,清军很快向云贵地区进军。明清双方相持多年的地区,竟一朝被清军攻克,明军全线溃败。

永历十三年(1659)正月,清军进入了梦寐以求多年的昆明城,永历帝被迫流亡缅甸,南明大势已去。

四、孙可望的结局在南明势力逐渐退出政治历史舞台时,孙可望的利用价值也越来越小了,清王朝对他的“尊重”也逐渐打了折扣。清朝顺治十六年(1659)闰三月,有人告发孙可望放高利贷。虽然放贷取利这事儿在当时社会再普遍不过了,但是清王朝还是切责了孙可望一顿。

顺治十七年(1660)六月,处境愈发不利的孙可望上书,“请求”辞去义王封爵。顺治皇帝没有同意,只是做了表面文章,假意安慰他一番。

这年十一月二十日,孙可望跟着清朝的王公贵族们一同去打猎。这猎正打得起劲时,不知从哪里射出了一支箭,射中了大清王朝的义王爷孙可望。

大名鼎鼎的大清王爷孙可望竟然就这样被当成猎物给“误伤”,死了。

永历十六年(1662)六月二十七日,在中缅边境地区仍然坚持抗清的李定国在得知永历皇帝被吴三桂杀害后,痛哭流涕,绝望而死。

至此,孙可望、李定国都已经故去,被载入了浩浩青史。他们的是非功过,只有任由后世评说了。

【作者简介】齐云轲,男,教育工作者。近年来,陆续在各级媒体发表作品七十余万字。阅读悦读平台签约作者。系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省青作协常务理事,河南省孔子学会会员,汝南县作协副主席、新蔡县作协特邀理事。

推荐:

解读成语“老马识途”:齐桓公沙漠历险记

咒水之难:压死南明永历帝的最后一棵稻草

小时候给人放羊的僧格林沁怎么就成了王爷呢?他是怎样一个人?-写乎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装饰装修天地网站

中国市场杂志官网

智慧农业导刊官网

文体用品与科技官网

现代装饰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