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压电蜂鸣器

育儿的正确套路是孩子不按规矩办事儿育儿真

2024-06-19 来源:李子资讯

最近一则新闻让网友们哭笑不得,邓先生怕孩子近视,每天都严格控制3岁女儿的看电视时间。最近他发现女儿每天准时趴上窗台上向外张望,一趴就是一个小时。邓先生顺着女儿的目光望过去才发现,她在看对面一楼客厅电视播放的动画片。

孩子看电视用电脑这事儿,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也让很多爸妈十分苦恼。让孩子看电子产品又害怕孩子上瘾,视力下降;全面禁止却担心孩子的见识也因此被切断。最最崩溃的大概就是,明明给孩子制定好了规矩,却因为种种原因孩子总是不能按规矩办事儿,这可真是难坏了家长们。

辽宁3岁娃趴窗台1小时 竟在隔空看电视_腾讯视频

01 孩子不按规矩办事儿怎么办?孩子不按规矩办事儿想必是很多家庭最头痛的,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孩子的对策来的比谁都快,躲得了近视眼,却要栽在远视眼上面。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们要怎么做呢?

大人先做到“按规矩办事儿”

想让孩子乖乖守规矩,大人就要以身作则,先要做到按规矩办事儿。

一边教孩子守规矩,一边带头儿破坏规矩,是很多家庭的写照。“规矩是为孩子立的,为什么我们还要受到规矩的约束?”如果父母规矩意识不强,对孩子来说规矩也就形同虚设。

想让孩子少看电视甚至不看电视,自己也别当着孩子的面儿沉浸在电视里;想让孩子努力上进爱读书,自己就不能总举着手机聊天;想让孩子举止文明,自己也要注意谈吐。父母没有按照制定的规矩严格执行,孩子很容易不把大人的话当作一回事。

实施后果法则

有的家长会通过吓唬孩子,让他们乖乖听话,以至于孩子再也不敢去触碰错误底线。

“你再不关电视,警察叔叔就抓你走了!”这种吓唬会让闹腾的孩子瞬间安静下来,但是当孩子长大明事理之后,这种方式就不再管用了。利用孩子纯真胆小的特点让孩子听话是不可取的,利用警察的威严的形象来吓唬孩子更是非常错误的做法,一旦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会恐惧警察叔叔,会认为警察是来抓走自己的。

正确方式是告诉孩子若不遵守规矩,自己要承担的后果,三思而后行。比如像下面这位妈妈一样,前因后果给孩子分析到位,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做决定,并对自己的决定负责。

“现在是吃饭的时间,吃饭可以让你变得更健康。如果你现在只想玩儿不想吃饭的话,过了饭点儿妈妈不会给你小饼干吃,而是要等到下一顿饭才能吃饭,中途只能喝水不能吃东西。你自己做决定吧。”即使他选择了玩儿玩具,也是一个尝试后果的决定,尝到挨饿的滋味之后,以后也就会好好遵守规矩了。

02育儿不用那么多套路都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孩子的鬼点子很多,总是给家长打个措手不及。孩子不听话把“任性”这个课题抛给家长之后,家长就要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一阶段,家长要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思考,也可以尝试错误带来的后果,引导孩子反思。

朋友间一起聊天时都曾吐露小时候被家长管束的太过于严格,甚至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不敢跟家长说。的确,家长太过宽泛严厉的关注,会让孩子的心一点点远离自己,甚至长大离家之后突然“叛逆”做出一些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北京一男孩从小学习优异,只因有一个严厉的父亲,家里的条条框框很多,也正是因为规矩多,孩子发展的格外优秀。孩子进入大学,脱离家里管束,开始“自由自在”的生活,逃课挂科导致被开除。被开除后不敢告诉父亲,害怕遭到殴打,于是在过年时将父亲杀害……

这是个真实的案例,听着是那么的可怕,但是现实就是如此。过度的规矩会让孩子紧张胆怯的长大,即使再有成就,但也于事无补。规矩并不意味着要处处压抑孩子,而是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绝对不该做。家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地方,一个赏罚分明的规矩制度对孩子成长很有必要。不遵守家庭规矩,就要被惩罚。有惩罚就要有奖励,孩子若是能坚持“按规矩办事儿”那就得奖励,小小的奖励一下就好,一定要跟孩子说明为什么会奖励他,肯定孩子的做法和努力,激励孩子变得更优秀!

养娃这事儿是个精细活儿,不能着急也急不得。我们要用温和的方式让孩子从小懂得规矩,长大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我们既尊重孩子的天性,又不放任自流,恰当有度地给孩子制定规矩,让他成长在规矩之中,也让孩子在规矩中自由成长!

境外医疗服务中介收费标准

海外就医

纪念斯隆凯特林看病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