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最新信息

辛寨电器维修中心位置从狗咬任庄到倒蛋部队

2024-06-19 来源:李子资讯

作者/王河北诵读/刘强

在山东禹城,由辛寨镇大杨村西禹丁路“金三角”,向西沿柏油路大约走1.5公里,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小村庄叫任庄村,村子不大,有三百余口人。

这个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该村党员干部带领广大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神聚力,抢抓机遇,带头发家致富,综合经济实力走在了全镇前列。

任庄村,是千千万万个任姓成员代表建立起来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据历史资料考证,任姓本是黄帝后裔,也是伏羲后裔,有的是因被赐姓而得姓,有的则是以国名为氏。总之,“任姓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古姓。”多年来,人们习惯上将历史上第一个任氏大名人任不齐作为其得姓始祖。

另据史料记载,明朝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任姓其中一支始祖任正山千里迢迢,不畏艰难由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距今已六百余年的历史。

解放前,任庄村素有“稍门任庄”的雅称。所谓“稍门”指正门外的居民区又一层围墙的外出通道(是指外一层院墙的大门),原字应为“哨门”。从任庄村民的院墙“大稍门”建筑方式,可以看出其与周围村庄建筑特点的迥然不同。其实,它是任庄村民富裕生活的一个缩影。全村四十余户,几乎家家都有“大稍门”,因此被戏称为“稍门任庄”。任庄村村民勤劳朴实,比着武的发家致富过日子,争先恐后开垦荒地,置田买地,大显身手,家家户户养牛喂羊,很快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一个富足小村庄。

日伪时期,菜园鬼子据点向周边各村派任务征收租税,村长任洪胜巧立名目,肆意增加粮食征收数量,人为加重村民负担,欺上瞒下,征收的多余粮食贪污据为己有,村民非常气愤,就前去菜园鬼子据点进行告发。

后经调查,证据确凿,任洪胜遂被菜园的二鬼子处死。任洪胜的儿子任安申在赵庄杂团头目赵兴甫处做事,仰仗杂团赵兴甫的势力,对检举揭发任洪胜的任庄村村民进行了疯狂报复,其中有三十余户的户主被强行拘押到前油坊(村名,曾是禹城西南部的乡镇驻地),这三十余户阖家大小被逼无奈,变卖宅子,变卖田产,变卖牛羊等贵重物品凑足赎金,前去赎人,好歹才保全了每户户主的性命。

结果三十余户均倾家荡产,有几户人家为了图生存冒险闯了关东。许多户有家已不能回,几十口人流落到他乡街头,开始靠乞讨为生,到外村人家要饭,常常遭遇狗咬。周边村庄的庄户人家往往未见其人,先听到狗叫声,大家就知道“狗咬的保准是任庄村要饭的”。因为这句话,当时的任庄村就被冠以“狗咬任庄”这一屈辱性的名号。

多少年过去了,这一记录着任庄村民血泪史的名号,连同乡亲们的累累伤痕,一直成为任庄村庄乡爷们儿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痛”……

历史资料提供者任月顺,现年75岁

时光如箭,沧海桑田。几百年来,任庄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初心不改,从老祖宗立村的那一天起,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乡亲们总是坚定信念,克服困难,砥砺前行。

改革开放初期,任庄村村民在村“两委”领导下,不忘初心,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勇立潮头。他们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大搞特色种植。全村几十户人家抱团取暖,减少普通庄稼播种面积,大片耕地推广西瓜种植。大家吃苦耐劳,就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护理着西瓜秧苗。“人勤地不懒”“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年全村西瓜就实现大丰收,又赶上了好价钱,家家户户摇身一变成了“万元户”,条件好了,翻盖了新瓦房,购买了新电器,添置了新农具,小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任庄村的村民目光远大,站得高,看得远,先是几个年轻人“摸着石头过河”,经过实地考察,瞄准了供不应求的鸡蛋市场,后全村人闻风而动,大家骑上摩托车、自行车,专门到周边县市养鸡场、孵化场贩卖鸡蛋。一篓子一篓子的鸡蛋,通过任庄村民的巧手,分别运往各个市场,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求,通过贱买贵卖,利润非常可观,眼看着钱往自家腰包里装。

因为村里做这个生意的人多,规模大,附近一名怪才就给这个村里倒卖鸡蛋的人送了一个雅号叫“导弹(倒蛋)部队”。后来,因养鸡死亡率高,投资大,回报低,很多养鸡场、孵化场关闭,鸡蛋市场也开始冷落萧条,靠倒卖鸡蛋发财的几率大大降低。精明的任庄村民就赶快刹了车。此后“导弹(倒蛋)部队”陆续退出江湖。

最近几年,随着棉制品价格不断上涨,任庄村村民与时俱进,又做起了“收旧被套、旧褥套”的热门生意。他们骑摩托车、三轮车走进医院、社区、学校、工厂、家庭等地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出发,走街串巷。到傍晚,差不多大车小辆都是满载而归。他们的活动范围很大,每天要往返几百公里,收购达到一定数量,就送到收购点,收购点再送到加工厂进行二次加工成新棉絮。这样每天下来,任庄的收购商多则能挣几千块,少则也能纯赚几百块。就这样,任庄村的村民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依托党的好政策,发了家,致了富。

近几年,任庄村的村容村貌也有大改观,柏油路横贯村庄东西,道路两旁绿柳婀娜多姿,村庄整洁美观,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曾经代表着任庄村村民富裕、文明、和谐和荣誉象征的“稍门任庄”名号又重新回到了久违的任庄村……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冶金管理杂志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中国商论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