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吃饭怎么养总是发愁孩子不好好吃饭父
昨天跟同小区的宝妈宁宁视频聊天,当时已经是下午一点半了,从视频里可以看出她婆婆在端着宝宝碗追在宁宁四岁半的儿子身后,而宁宁的儿子是吃一口饭就绕着沙发前的茶几转一圈,或者骑上自己的滑滑车从客厅滑到卧室再滑到阳台再回客厅吃一口饭,可怜宁宁那年近六旬的婆婆,弯着腰端着碗追在孩子后,有时候孩子吃得急了还把饭都撒在地上,婆婆就吩咐宁宁去帮忙。
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宁宁一家的辛苦,家里有一个不好好吃饭的孩子,愁坏两代人。看到我家的孩子总是自己乖乖坐在桌子边上好好吃饭,宁宁羡慕不已,问我是如何使孩子吃饭这么乖的,其实也不难,做好了这几条,想让孩子不好好吃饭都难!
第一:立好规矩,吃饭也需要仪式感。
无规矩不成方圆,吃饭也需要定好规矩,在同样的时间里,在同样的地点,以同样的形式进餐,让吃饭也有仪式感。婴儿期母乳喂养的孩子是随时饿了随时吃,不拘时间地点和食量。我儿子一岁多我就开始给他立规矩了,那时候他进食的时间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律性了。我们吃饭的时候也会让宝宝坐在餐桌旁宝宝喝牛奶或者吃辅食,宝宝在非正餐时间进食时,我也是将宝宝椅放在餐桌旁边,自己在旁陪伴。现在我儿子已经五岁了,我从来不追着喂饭,只要他离开饭桌,就收走碗筷,意味着他这一顿饭宣告结束。过年回老家,孩子奶奶总嫌孩子吃得少,看到孩子离席了还想端着碗出去喂一下,我就会阻止:他不吃就不喂,没吃饱就饿着,总之是不追着喂,不给他惯出毛病。孩子奶奶也能看到我儿子相比于隔壁左右的孩子的孩子来说吃饭时乖很多,也就不坚持要追着喂了。所以立好了规矩,孩子就会形成在餐桌旁进食的习惯,根本不用父母追着喂了!
现在幼儿园里会教孩子饭毕收拾好自己的碗筷然后站在桌子边上说:我已经吃好了,大家请慢用!可以鼓励孩子在家进餐也能如此礼貌,赋予吃饭一定的仪式感,能让一家人更愉悦地用餐,孩子也能爱上吃饭。
第二:让孩子自己动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我儿子还不会用勺子的时候,我给宝宝做了蔬菜饼,就放在宝宝碗里让宝宝自己用手抓着吃。等他会用勺子了,调的迷糊糊也会让孩子自己用勺子舀。刚用勺子的宝宝力气小,协调能力不够,用勺子舀迷糊糊舀几次都舀不进嘴里,反而把自己糊成了花脸猫。一顿饭下来,食物能到嘴里的可能不到五分之一,剩下的全在孩子身上和桌椅上了,我不仅要给孩子洗脸洗手洗围兜,还得收拾桌椅,甚至还要重新拖地。
那个时期很辛苦,有些性急的父母可能会受不了孩子超低的吃饭效率索性夺过勺子自己喂给孩子吃,这样又快又干净,孩子吃的还多。吃完只用稍微清理一下就可以。不少父母朋友会觉得自己喂给孩子吃事半功倍,殊不知此举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的乐趣和学会新技能的成就感,也助养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吃饭好无趣,吃饭就等着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在为人父母的同时还是职工或者是领导又或者是充当其他的角色,经常需要在职场上自我超越,取得新成就,获得成就感。小孩子虽然年幼,但也是很有进取心的呀,也是需要自我进步的,你剥夺了人家进步的机会,人家还怎么能高高兴兴地吃饭呢?所以为了让孩子好好吃饭,爱操心的父母就放宽点心,让孩子自己来,多给机会让孩子自己摸索新技能,收获吃饭的乐趣从而爱上吃饭。
第三:让孩子成为做饭小帮手。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参与到做饭中来,比如一起去菜市场挑选食材,给予孩子挑选食材的权利,在《不可思议的妈妈2》中,沙溢会带孩子去菜市场买菜,让孩子自己选择买什么蔬菜,也让安吉全程参与做饭,成为小帮手。
邀请孩子参与做饭,让孩子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孩子会收获成就感,而吃起自己的劳动成果来,自然会香甜很多。做饭的过程也略微能算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情景教学了。孩子也会明白,饭桌上的饭菜不是凭空飞来的,而是经过父母的辛苦操劳才得来的,也学会了珍惜粮食,体谅父母。
第四:鼓励孩子说出问题:为什么不喜欢?
现在的日常生活里,食物的品种是前所未有的丰富,却有很多孩子营养不良,究其根本是挑食在作怪。我儿子虽然吃饭很乖,但是他有点挑食遇到桌子上没有他喜欢吃的菜,他可以光吃白米饭,还能吃一碗再添半碗。让人哭笑不得。有时候我把菜夹到他碗里,他不吃,我就强迫他吃,闹得两个人都很不愉快。小时候他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知道不喜欢吃,前一段时间说出个理由来了,他说不喜欢姜蒜的味道。每个人的味觉系统是不一样的,可能他对味道比较敏感,不喜欢姜蒜的味道。而我恰恰喜欢每个菜里放姜蒜,现在遇到他有挑食行为我就允许他挑出菜里的姜蒜,同时做饭时也减少了姜蒜的使用量,甚至他很喜欢吃的菜我就干脆不放姜蒜。所以说孩子不好好吃饭可能有他的理由,我们要温柔对待,鼓励他说出不适之处,再做改善。这样,孩子就更容易爱上吃饭了。
第五:允许孩子不喜欢一部分食物。
大学时期曾经有个朋友跟我讲过小时候的悲惨经历,只要他妈妈发现他不喜欢吃什么,那么家里就会接连三天只有一个菜,而且恰恰就是他不喜欢的那个菜,最终的结局就是他吃下那个菜,一个菜的日子才能结束。已成年的他依然挑食,讲起这段往事也是心有余悸。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有一些人是好胃口不挑食,什么食物都喜欢,吃什么食物都能吃出好心情。但是就像手掌上的五指各有长短一样,你得允许自己的孩子有异于常人之处。
比如说他不喜欢吃豆腐,你可能会担心他缺钙,但是他喜欢吃鸡蛋爱喝酸奶,那么不吃豆腐就一点都不影响他的生长发育,你又何必硬逼着他吃豆腐引得他讨厌整个吃饭的活动呢?可能他不喜欢吃青菜,你担心他缺维生素,但是他喜欢吃水果呀,水果也能补充维生素呀,可能他只是不喜欢吃绿色的叶子菜而喜欢吃西兰花这样有嚼劲的蔬菜呢。所以说,如果孩子有不喜欢的食物,我们不能只盯着他不喜欢的一小部分,而应该着眼于他可能喜欢的大部分,只要在那大部分的食物里摄取足够的营养,不喜欢一小部分食物又何妨呢?剔除孩子不喜欢的,留下孩子喜欢的,孩子不爱上吃饭也难。
第六:最重要的,父母自己爱吃饭。
言传身教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耳濡目染是孩子学习的最佳途径。爱吃饭的父母选择的饭菜不会出现营养不均衡的情况,也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如果父母都是很挑食的,一个月的食谱可能跳不出十来种菜品,那孩子怎么有机会去了解自己对没有吃过的饭菜的喜好程度呢。
更有甚者,父母中挑食的一方可能会在餐桌上抱怨这个菜不好吃那个菜不喜欢。孩子是很擅长模仿大人的动作的,那么自然就学会了不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不好吃,不要吃等等。
就像不爱读书的父母很难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不爱吃饭的父母同样难培养出爱吃饭的孩子。如果你正在为孩子不好好吃饭而发愁,可能需要检讨一下身为父母的自己哦!
孩子不好好吃饭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人父母却不知道找问题的症结,只一味地去强迫孩子吃,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状态。
让孩子爱上吃饭其实并不难,从小事做起,立好吃饭的规矩,使吃饭也有仪式感;多一些耐心,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获得吃饭的乐趣;甚至让孩子参与到做饭中来,让孩子体验当小主人的乐趣;多一些宽容,鼓励孩子说出不喜欢某些食物的缘由,允许孩子不喜欢一部分食物;多一些自省,给孩子树一个好榜样,轻轻松松就能让孩子喜欢上吃饭了。
- 2025-07-03补足气血让每个脏器都饱饱的
- 2025-07-03冬季如何护肤呢
- 2025-07-0330岁常吃粗粮坚果能护心脏
- 2025-07-03如何锻炼胸肌内侧胸肌内侧锻炼的方法
- 2025-07-03家里哪些花木养了就易致癌
- 2025-07-03多和同事们在一起能延年益寿
- 2025-07-03美白四计划让你拥有健康洁白牙齿
- 2025-06-27家装修木地板更温馨卧室当然要铺木地板温馨
- 2025-06-27家装装修公司门店上海店铺装修公司排名前1
- 2025-06-27家装修好了怎样选墙布乳胶漆墙纸墙布到底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