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家用地暖

真实历史上的高俅是什么样的人呢其实他只是

2024-04-01 来源:李子资讯

真实历史上的高俅是什么样的人呢?其实他只是背锅的而已

小说《水浒传》中,高俅作为反面人物、十恶不赦的大奸臣而广为人知。他以市井小流氓的身份出场,因为具有很高的蹴鞠技术,被喜爱蹴鞠的端王所赏识,在端王成为皇帝后,便飞黄腾达,很快官至太尉。120回《水浒传》结尾,108条梁山好汉被高俅阴谋陷害几近死绝。

高俅(?—1126年),历史上确有其人。但真正的高俅,与《水浒传》中的描述相差甚远。他原本是苏轼的“小史”(类似小秘书),为人乖巧,不仅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有一定的诗词歌赋功底;且会使枪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础,而高超的蹴鞠技术只不过是他多项旁骛的杂学之一。

元祐八年(1093年),苏轼将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王诜。王诜是神宗的妹夫,端王赵佶(后来的徽宗)的姑夫。这个王诜是一个书画高手,与端王关系密切,两人经常在一起切磋书画。

一天,王诜和赵佶一起等待上朝,赵佶忘了带篦子刀,就向王诜借篦子刀修理鬓角。王诜的篦子刀很漂亮,赵佶很喜欢。刚好王诜有两把一样的,第二天就让高俅到端王府去送篦子刀。高俅到时,端王正在踢球。端王虽然爱踢球,但只是业余水平。而高俅是踢球的高手,自然不屑一顾。端王注意到了高俅的神情,就邀高俅一起踢。这一踢,让端王大为欣赏。于是派人给王诜传话:“谢谢你送的篦刀,连同派来的人,我一起收下了。”就这样,高俅成了端王赵佶的亲信。

不久,哲宗去世,端王成了皇帝,就是史上的宋徽宗。徽宗原本是一个坐冷板凳的人,一上朝看到的全是新脸孔。下朝后看到高俅这个长期在一起玩的朋友,自然特别亲切。徽宗有心提拔高俅,但大宋朝提拔干部有一套制度,并不完全由着皇帝的性子来。七品县官要有进士出身,而高俅没有功名,文官这条路走不通。

徽宗就让高俅走武官之路。因为武官对出身要求不严,只要有功名就行,一句话,伸缩性较大。史载:“先是高俅尝为端王邸官属,上即位,欲显擢之。旧法,非有边功,不得为三衙。时(刘)仲武为边帅,上以俅属之,俅竟以边功至殿帅。”

高俅之所以被后来的坊间百姓和艺术家们加工成为奸臣,一者或许是因他善于蹴鞠竟然获得高官厚禄,并来得过于容易;二者或许是因为他为官贪欲过大,确实在靖康年间曾经被大臣上书揭发过。高俅掌管禁军20余年,不仅将军营的地皮建成私宅,还把禁军当做私役,不管训练,专管为他营私出力。于是军队“纪律废弛”、“军政不修”,成为“人不知兵,无一可用”的无用摆设,以致当国家面临虎狼之师金军的进攻,开封城内几十万禁军很快瓦解,作为大宋的最高军事统帅之一的高俅显然难辞其咎。这也难怪被人弹劾揭发了。高俅于靖康元年病死于开封,时人对他的评价是大节无亏,总体上尚算是一个好人。

金圣叹在评《水浒》时曾经说过:“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作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于是,众口铄“金”,高俅在小说《水浒传》中扮个丑角、代封建王朝的皇帝受过,也就不足为怪了。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国旅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国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