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最新信息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辛弃疾晚年所作表达了知音

2024-01-24 来源:李子资讯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辛弃疾晚年所作,表达了知音难觅、壮志难酬的苦楚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的杰出代表,他是一位“文能提笔安天下 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物。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辛弃疾素所作的《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吧。

世间文人多懦弱,正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但也有例外,在我国最弱的宋朝就有一位能文能武的人物,他就是辛弃疾。

辛弃疾,一个执着的追梦者,为了心中的理想,哪怕是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他二十一岁就起义抗金,立下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一生都在为这个志向奋斗,据说其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于是,这个被后世誉为“词中之龙”的文坛巨匠,一生都是传奇。二十岁时,他孤身一人连追敌军三天,抢回大印;更曾只带着五十骑兵,深入敌营活捉叛徒,一夜千里将他押回临安。这些似乎只会出现在说书先生嘴里的传奇,却生生地发生在这个大宋将领身上。

诗人不幸,诗家兴。正是因为这些经历,辛弃疾的词才那么豪情万丈,每次读来都令人热血沸腾。无论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还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亦或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都是流传千古的经典。

辛弃疾的词,爱用典故,在宋词中别具一格。这首《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分别引用了《论语》中孔丘的典故,李白《秋浦歌》中的名句,《世说新语》中的典故,陶渊明在《停云》中的典故。这里将自己的情与青山相比,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宁愿落寞,决不与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洁之志。

在这首《贺新郎·甚矣吾衰矣》的上阙里,作者感慨,时间飞逝人已老,奈何壮志难酬真令人难受,这里可见作者的落寞与无奈了,毕竟朋友不在身边,心中忧愁无处诉说。但作为豪放派的词人,辛弃疾自有他豁达潇洒的一面,所以虽然心中抑郁,他却“一笑人间万事”,跨越时空与五柳先生相交,或是发挥自我想象与青山神交,寄情于山水之间,忘记俗世凡尘,学习青山的宁静淡然、超然洒脱,所以哪怕落寞孤独,也定不与奸人同流合污,永远坚守自己内心的那一方净土。

在这首《贺新郎·甚矣吾衰矣》的下阙里,写了作者当时的处境,还有心理的变化,举起手中的酒杯,站窗前一边饮酒,一边吟诵诗篇,这种生活悠然自在。辛弃疾说,想来当年陶渊明写成《停云》,也应该是我这种心态。现在江南还有很多人在追求功名利禄,他们是不会明白这种生活。在喝醉了酒之后,云气会飞翻,狂风也会来到。我不会为古人感到遗憾。我唯一遗憾的是古人无法向见到我也那样疏狂傲气。现在了解我的,还是那几个朋友。

辛弃疾在这首《贺新郎·甚矣吾衰矣》里表达的是一种“心心相惜”、“两情相悦”的情感,哪怕知音难觅,可仍旧坚持自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非“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他歌颂青山的淡然洒脱,也向往那样的精神境界,自认为自己也应是那样的霸气疏狂,如陶渊明一般,遗世而独立,但世间懂的人太少,相似之人太少,于是有了那么多的落寞与遗憾!读辛弃疾的这首词,既见识了其张狂的个性,坦荡的胸襟,也知晓了其知音难觅,壮志难酬的苦楚。

玩具世界杂志

自动化应用期刊

租售情报杂志

中国化工贸易杂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