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推力轴承

历史上的赵高真是太监吗别被影视剧误导了

2023-12-19 来源:李子资讯

历史上的赵高真是太监吗?别被影视剧误导了

赵高(前258年-前207年),中国战国时期秦国及秦朝政治人物,历仕秦始皇、秦二世和秦王子婴三代君主,沙丘之变和望夷宫之变的主谋、策划者。最后被子婴派宦官韩谈刺杀而死。

一般认为赵高引发的多次秦朝内部宫廷混乱是造成秦朝加速灭亡的原因之一,但历史上对赵高是否为宦官以及制造秦朝宫廷混乱的动机都尚存争议。司马迁着《史记》时没有为赵高单独立传,赵高的事迹主要记载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李斯列传》和《史记·蒙恬列传》中。

生平

*前258年秦昭王49年出生。

*秦昭襄王47年9月赵高父亲和兄弟死于长平之战

*前242年秦王政5年赵高17岁傅,入学室为史学童。

*前239年秦王政8年20岁时考试除为史。

*前236年秦王政11年23岁并课第一除为尚书卒史,以刀笔之能,进入秦宫。

*40岁左右任中车府令,掌管皇帝乘舆。上秩显大夫。

*前209年秦二世元年50岁郎中令。位列九卿。

*前208年秦二世2年51岁任丞相。

*前207年秦二世3年52岁亡。

王嘉的《拾遗记》记载秦王子婴登基数百日之后,赵高密谋将其杀害。子婴就寝于望夷宫时,夜晚梦见秦始皇的灵魂告知他天下将乱,当有同姓宗室来平定混乱。子婴第二天起床后怀疑赵高即将作乱,先将其囚禁于咸阳的监狱中,后将他悬置于井中,七天后也没有死。子婴又下令烹杀赵高,但镬中的水七天也没有沸腾,最终赵高被戮杀。子婴向狱吏询问是何缘故,狱吏说赵高曾经修炼过道术,冬天坐于寒冰,夏天卧于火炉,所以身体不觉寒热。赵高死后,子婴下令将他的尸身弃尸于路,而为赵高哭泣的人达上千家。又见一青雀从赵高的尸身中飞出,直入云霄。

争议

部分学者通过出土文献考证,推断赵高不是阉人,并且认为没有任何早期文献记载他是阉人的事实。但是史学界对此有统一认识,确实有更可靠的传世文献可以证明赵高为阉人,且不止一处。

关于赵高是否为宦官的说法尚存争议,唐代之前的史书并未指出赵高为宦官。赵高被认为是宦官的依据有两处,一是“赵高兄弟皆生隐宫”的“隐宫”一词。《史记正义·秦始皇本纪》将隐宫解释为受宫刑者疗养康复的下蚕室;《史记集解·蒙恬列传》引徐广曰将隐宫解释为“为宦者”;《史记索隐·蒙恬列传》引刘氏云更是详细的描述为赵高其父因犯罪被处以宫刑,其母被官府罚作奴婢后与他人苟合生下赵高兄弟,继承其父的赵姓,赵高兄弟出生后又被处以宫刑。现代学者马非百根据《睡虎地秦简》考证“隐宫”一词乃是“隐官”的误写,隐官是秦朝官府设立的手工作坊,收容刑满释放后身体有残缺的受刑者作工。赵高其母因触犯刑律遭处刑后被收入隐官,在此生下赵高兄弟,并无赵高兄弟受过宫刑一说。而《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户律》中明确地指出隐官一词不仅指收容刑余者的官府手工作坊,更用来指被收容于隐官的刑余之人。赵高是宦官的说法是根据误字的望文生义。二是《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秦二世曾说“夫高,故宦人也”,《史记·蒙恬列传》也记载赵高有“宦籍”。马非百认为此处宦人应理解为老师,即赵高曾作为胡亥之师教授其刑狱之学;而宦籍应理解为官籍。裘锡圭认为“宦”本是为人臣仆的意思,郎官、谒者的官职本是门廊近侍,类似于家臣,故以“宦”称。李开元认为宦籍是内侍出入宫中的门籍,与赵高是否宦官没有必然的联系。最后,如果赵高真为宦官,有女婿阎乐也于情于理讲不通,明代学者郎瑛所着《七修类稿》认为赵高的女儿为养女。

此外,李开元从沙丘之变赵高与李斯的对话“高固内官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二十余年”中结合史料推断赵高以史学童身份进入学室,后通过考试选拔成为尚书卒史后进入秦宫任职,并推算赵高出生于前258年,寿命52岁,但此观点缺乏其他史料的佐证。

著作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决定统一各国文字为小篆,于是令李斯作《仓颉》七章、赵高作《爰历》六章、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七章作为全国规范字帖,皆取材于周宣王时期的大篆《史籀》十五篇。西汉时期,闾里书师将三篇以六十字为一章合并为《苍颉篇》,共五十五章。西汉时期又称《仓颉》、《爰历》、《博学》为三苍。但因种种原因《苍颉篇》文字大都失传。

校园英语编辑部

上海商业杂志社

美术文献杂志官网

中国集体经济杂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