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烟盒舞是怎么来的烟盒舞有什么特色
彝族烟盒舞是怎么来的 烟盒舞有什么特色
烟盒舞的历史溯源及鲜明特色
烟盒舞是彝族最具特色的一个舞蹈,以独特的舞蹈语汇展现了彝族的历史观、道德观以及思维方式,是盛开在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烟盒舞在广阔空间里放射出耀眼的艺术光彩,让更多在不同区域的人们,领略其烟盒舞的艺术魅力。
烟盒舞的历史溯源
“烟盒舞”是一种传统的民族舞蹈。它的来源传说不一,较为普遍的的说法是彝族人民为了猎取野兽,往往披着兽皮混到兽群中间。后来渐渐把这种模仿野兽的动作发展成为舞蹈,于是形成了“三步弦”。另一种说法,认为三步弦是挑秧苗走路,上山下山的样子。总之,这都说明“烟盒舞”产生于彝族人民的劳动斗争生活。另外据说烟盒舞开始并没有道具,但因节奏不统一而跳不整齐就以拍手统一节奏,后来有人用装黄烟的烟盒弹着玩,发出悦耳的声响,于是就用弹烟盒代替拍手。经过世代相传,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今天的“烟盒舞”。
烟盒舞的鲜明特色
彝族烟盒舞包括正弦和杂弦两部分,形成了山区和坝区两种风格和多种流派,舞蹈套路多达220套,仅搜集整理117套,其中正弦62套,杂弦55套。其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等,舞者手持旧时盛火草烟的圆形木制烟盒,在四弦的伴奏下,弹击盒底击节作舞,节奏明快,气氛热烈。
正弦为“母弦”,杂弦为“子弦”,按惯例,必须先跳正弦,然后才能跳杂弦。正弦又叫“三步弦”、“簸箕弦”,这类舞蹈只有乐器伴奏,不唱。参加人数不限,最少二人,最多可达十几人。每套的命名均根据动作而来。如“三步弦”就由登步、过堂步、蹲步剪子口这三种动作组合而得名。正弦中有“三步弦”、“二步半”、“一步半”、“歪歪弦”、“斗蹄壳”等十多套合。“歪歪弦”中有双脚交叉,左歪右歪的动作。“斗蹄壳”(即斗脚舞)是模拟动作斗蹄的动作,跳时参加者须成双数,两排对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上一篇:程咬金的一生对唐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 下一篇:乌孜别克族服饰乌孜别克族服饰有何特点
- 2025-07-03白领女性养颜七大秘笈黄酒补脾改善肤色
- 2025-07-03防治腰背疼痛需要纠正坐姿
- 2025-07-03每日药茶金银花茶的功效凉血解毒药茶
- 2025-07-03喝电解质补充饮料来防暑
- 2025-07-03病毒性咽炎的症状病毒性咽炎的发病原因
- 2025-07-03冬季养生慎防三类疾病
- 2025-07-03经期养肝正当时三大误区要注意
- 2025-07-03怎样快速减肥瘦身的效果更好快速减肥瘦身的
- 2025-07-03运动前后吃东西的注意事项无氧运动前热身的
- 2025-06-27江西抚州有多少家装修公司江西装修公司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