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烟盒舞是怎么来的烟盒舞有什么特色
彝族烟盒舞是怎么来的 烟盒舞有什么特色
烟盒舞的历史溯源及鲜明特色
烟盒舞是彝族最具特色的一个舞蹈,以独特的舞蹈语汇展现了彝族的历史观、道德观以及思维方式,是盛开在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烟盒舞在广阔空间里放射出耀眼的艺术光彩,让更多在不同区域的人们,领略其烟盒舞的艺术魅力。
烟盒舞的历史溯源
“烟盒舞”是一种传统的民族舞蹈。它的来源传说不一,较为普遍的的说法是彝族人民为了猎取野兽,往往披着兽皮混到兽群中间。后来渐渐把这种模仿野兽的动作发展成为舞蹈,于是形成了“三步弦”。另一种说法,认为三步弦是挑秧苗走路,上山下山的样子。总之,这都说明“烟盒舞”产生于彝族人民的劳动斗争生活。另外据说烟盒舞开始并没有道具,但因节奏不统一而跳不整齐就以拍手统一节奏,后来有人用装黄烟的烟盒弹着玩,发出悦耳的声响,于是就用弹烟盒代替拍手。经过世代相传,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今天的“烟盒舞”。
烟盒舞的鲜明特色
彝族烟盒舞包括正弦和杂弦两部分,形成了山区和坝区两种风格和多种流派,舞蹈套路多达220套,仅搜集整理117套,其中正弦62套,杂弦55套。其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等,舞者手持旧时盛火草烟的圆形木制烟盒,在四弦的伴奏下,弹击盒底击节作舞,节奏明快,气氛热烈。
正弦为“母弦”,杂弦为“子弦”,按惯例,必须先跳正弦,然后才能跳杂弦。正弦又叫“三步弦”、“簸箕弦”,这类舞蹈只有乐器伴奏,不唱。参加人数不限,最少二人,最多可达十几人。每套的命名均根据动作而来。如“三步弦”就由登步、过堂步、蹲步剪子口这三种动作组合而得名。正弦中有“三步弦”、“二步半”、“一步半”、“歪歪弦”、“斗蹄壳”等十多套合。“歪歪弦”中有双脚交叉,左歪右歪的动作。“斗蹄壳”(即斗脚舞)是模拟动作斗蹄的动作,跳时参加者须成双数,两排对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上一篇:程咬金的一生对唐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 下一篇:乌孜别克族服饰乌孜别克族服饰有何特点
- 2025-05-06丹东乐友家装饰装修市场稳定我守护三同促进
- 2025-05-06a家装饰装修怎么样赋予家的一抹恬静与松弛
- 2025-05-06成都生活家装饰装修公司成都室内装饰装修公
- 2025-05-06碧桂园橙家可以办装修贷吗碧桂园旗下互联网
- 2025-05-06附近家装装修哪家专业装修工长如何找客户线
- 2025-05-06河北装饰装修家装天津哪家装修公司口碑好装
- 2025-05-06电视剧简冰家装修国剧审美上大分扒了男女主
- 2025-05-06miu酱家装修今年一定要储的香水MiuM
- 2025-05-0650平窗帘家纺店铺装修杜亚智能窗帘空间解
- 2025-05-06贵州装修家装顾问装修公司如何利用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