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岩匙属

大棚养花的经历小伙租了大棚养多肉时间过去

2025-11-12 来源:李子资讯

今天不谈多肉的养护,聊一聊花友的故事~

对于喜欢养多肉的花友来说,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纯室内养护,另外一类就是纯露养,通常来说纯室内养多肉的花友,都梦想拥有一个院子或者露台,这样就可以实现露养,让多肉都能尽可能地变美。院子和私人露台的话可能涉及房产的置换,而公共露台又会临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丢失、使用权、来回搬动、安全),因此不少花友都会去大棚里租一片地方用来养多肉,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花友,截至到今天刚好一年半,周末聚会的时候,直呼后悔了,一起听听他的故事吧。

这位花友之前是一位阳台党,大概有将近300盆多肉,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家里实在是放不下了,于是就打算去农村租一个院子把多肉都放进去,价钱大概是2400元一年,地方很大,但是属于多年没人住的院子,需要自己进行清理,这些都可以接受,唯独就是距离太远了,一来回将近60公里,思前想后还是放弃了。

后来经过朋友推荐,在离家不太远的一个地方,租了一个之前种菜的大棚(事实上只是大棚里的一块空地),大约有5平米,冬季有保暖、夏季有遮阴、水源也很方便,他非常满意,就以一年2000元的价格租了下来,刚搬进大棚里,就花了钱买了防腐木的花架,一米120元,3排架子大概花了4000元,架子搭起来之后,就把家里的花一股脑都搬了进去。

搬进去之后,才发现之前满满当当摆满整个阳台的多肉,竟然连4分之一的地方都搬不满,二话不说开始买买买,买盆买土买多肉,不亦乐乎。那一段时间,假期都是在大棚里度过的,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就达到了1000多盆,总算是摆的差不多了,没事就发个朋友圈,展示自己的成果,惹得身边的花友都羡慕不已,可是这样的日子也就维持了半年左右,他就开始发现了问题。

首先,之前在室内养多肉的时候,几乎天天都可以看到自己多肉的变化,没事的时候哪怕是静静地看着它们发呆都很愉快,可是搬进大棚之后,虽然多肉多了很多,但是往往只有周末或者假期的时候才能看它们一眼,到了大棚就开始不停地忙着撸枯叶、浇水、检查多肉的情况,真正去静下心来看每一棵多肉的时间少之又少。

之前多肉,几乎每一盆都能叫上名字,知道它们的生长习性和特点,可是现在呢,面临眼前这1000多盆多肉,叫不上名字或者搞混的就有一大半,加上花友又有强迫症,总感觉差点意思。总有一种多肉很多,可是都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感觉。

其次、起初养多肉的时候,完全是一种轻松愉快的状态,可以挨个拿起来细看一遍,漂亮的还能认真拍上几张照片。这突然间增加到1000盆,劳动量倍增,往往是好几个小时可能连枯叶都没撸完,更别提仔细端详每一棵多肉了,加上大棚主并不是住在大棚里,早上8点到晚上4点,每次都是急急忙忙的,虽然去了,但是觉得好像没看到什么,照片没有几张,多肉也没有什么印象。

在这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仙人球类的多肉了,有时候开花就短短几天,这周来看还是花苞了,等下次来的时候,早都凋谢了,满满的都是失落感,都有点怀疑自己换地方的初衷了。

最后、大棚里和室内养多肉差别很大,室内半个月、一个月浇一次水都没问题,可是大棚里就不一样了,小一点的花盆颗粒含量高一点,可能几天就得浇一次水,尤其是刚进去的多肉,浇水频率就更高了,而且浇水的时候,也很难区分开来,都是统一浇水,这样就会导致一部分老桩徒长严重,这些可是控养了好长时间的老桩,一下子全“毁容”了。

大棚也不是完全安全的,比如帮搬进去一年就损失了好几盆老桩,原因就是大棚的缝隙往下滴水,刚好滴到了多肉上面,下大雪又影响了去大棚的频率,结果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被冻透了,别提多心疼了。

说完这些,他端起酒杯默默喝了一杯,我说那就搬回去呗,他说哪有那么容易啊,1000多盆多肉,家里根本就放不下,而且搬家也是一个大工程(花盆大小各异),卖的话也舍不得,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完全没有了曾经提到多肉时的侃侃而谈了~看来养花要是只是当成一个兴趣爱好的话,室内养最好,千万不要盲目“扩张”。

大众文摘编辑部

艺术研究学刊国际刊

兰台内外杂志官网

实用妇科内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