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史卓河北赵县这22个村名是怎么来的
【谢庄乡】位于赵县东北部。乡人民政府驻谢庄。面积76.71平方公里。人口7.2万。1953年建乡,1958年并入范庄人民公社,1961年析建谢庄人民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6年北中马乡、疙瘩头乡并入。因驻地而得名。
【谢庄】据传,古时候这里地势似卧龙,有人在此定居,取名卧龙庄。明初该村有位姓谢的在朝为官,为显示其权贵,便把卧龙庄改名为谢家庄,后谢姓绝了,人们便把谢家庄改称谢庄。清光绪《赵州志》载为“谢庄”。
【小东平】历史悠久。《大金沃州柏林禅院三千邑众碑记》即载有“东平村”。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董、米、李三姓于此定居,董姓人多,要取名“董家村”,米姓族长米良臣力争,才定名为董平村。明末,董姓剩人无几,而李姓多了起来,复原名为东平村。后滹沱河泛滥成灾,把东平村冲为两半,该村位于北侧,且户数较少,故取名小东平。清光绪《赵州志》载为“小东平”。
【大东平】历史悠久。《大金沃州柏林禅院三千邑众碑记》即载有“东平村”。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董、米、李三姓于此定居,董姓人多,要取名“董家村”,米姓族长米良臣力争,才定名为董平村。明末,董姓剩人无几,而李姓多了起来,复原名为东平村。后滹沱河泛滥成灾,把东平村冲为两半,该村位于南侧,且户数较多,故取名大东平。清光绪《赵州志》载为“大东平”。
【大寺庄】传说,明朝建文年间,此处有座寺院,寺东侧建有两个村,为寺院之庄。该村位于北边,村庄较大,故取名大寺家庄。清光绪《赵州志》亦载为“大寺家庄”。后演变为大寺庄。
【安家庄】据传,古代曾有凤凰在该村一棵树上落过,元代有人于此定居,取名凤凰村。元代末年因战乱天灾,人民逃亡,所剩只有牛、杨、宋三家,俗称牛家村、宋家巷、杨家庄。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安敏带领四子,迁此定居,人丁繁盛,在此占据了优势,便改名为安家庄。
【郜家庄】据传,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郜姓于此定居,取名郜家庄。清光绪《赵州志》及《赵州乡土志》亦载为“郜家庄”。
【小郝庄】据传,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郝、梁两姓,定居在滹沱河中心沙丘之上,郝姓人多,故取名郝庄。后外地人相继迁入,渐渐形成两处,该处位于北边,当时村较小,称小郝庄。清光绪《赵州志》亦载为“小郝庄”。
【大郝庄】据传,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郝、梁两姓,定居在滹沱河中心沙丘之上。因郝姓人多,故取名郝庄。后外地人相继迁入,逐渐形成两处,该处位于南边,当时村较大,称大郝庄。清光绪《赵州志》即载为“大郝庄”。
【董庄】据传,元代有董姓于此定居,取名董庄。明宣德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姓史的一家,后生三子,长子史卓,在外地为官,于村内盖起了五座楼,占据了村庄大部,由此便改董庄为楼庄。清道光年间,因水灾将楼冲平,人们才将楼庄复原名董庄。
【圪塔头】赵县东北部有一汉代墓群,今称为“各子古墓群”,俗称七十二个大圪塔,其古墓以各子为中心,西北至大马,东南达圪塔头、常信,长达八公里。该村位于七十二个大圪塔之东端,故取名圪塔头,即圪塔到头之意。清光绪《赵州志》亦载该村为“圪塔头”。
【南龙化】明隆庆《赵州志》载:“龙平山在州城北三十里,宋子城之右。父老相传云:其山旧高耸,一日风雨骤作,龙过而平其半。”该村因近龙平山,故按其意取名龙化。而后又分为两个村,该村位于南侧,故取名南龙化。
【北龙化】明隆庆《赵州志》载:“龙平山在州城北三十里,宋子城之右。父老相传云:其山旧高耸,一日风雨骤作,龙过而平其半。”该村因近龙平山,故按其意取名龙化。而后又分为两个村,该村位于北侧,故取名北龙化。
【各南】据传,明永乐年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民于此地开荒,建村于“各子古墓群”(俗称七十二个大圪塔)和各子村之南,故取名阁南村。清光绪《赵州志》载今各子为“阁子村”,各南为“阁南”,以后演变为各南。
【林子】据传,常信营、常信、林子在金代原是一个村,名为长信村(《大金沃州柏林禅院三千邑众碑记》),明初由于兵荒水灾,使村子毁坏了大部分,后形成三个村。水乐年间,位于西北侧的改名为林子。1963年闹洪水,该村低洼被淹。1964年开始搬迁,将村搬到原村西0.75公里处,至1975年搬迁完毕。
【常信】据传,常信营、常信、林子在金代原是一个村,名叫长信村(《大金沃州柏林禅院三千邑众碑记》),明初由于兵荒水灾,使村子毁坏了大部分,后形成三个村。永乐年间,位于中部的改名为常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建立常信大队。1961年分为两个大队,位于西北部的为常信一大队,东南部的为常信二大队。该聚落设有常信一村、常信二村二个村民委员会。
【东姚家庄】据《姚氏家谱》载,姚住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县山下桃园村迁此定居,因地处州境东北部,故取名东姚家庄。
【北中马】该村东北原有一正觉寺,寺内碑文载有中马村。明永乐年间,尹氏从山西太原府榆次县迁此定居,取名北中马。
【马庄】据传,该村建于明前,因始于马氏居住,故名马庄。明永乐二年(1404),张、阎二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仍取原名马庄。
【南中马】北中马东北原有一正觉寺,寺内碑文载有中马村。明永乐年间,张、王、戴三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于中马村南侧,取名南中马。
【田庄】清光绪《赵州志》及《赵州乡土志》均载该村为田庄。
【东王庄】传说,明永乐年间,自山西迁来王、张二姓,于此占产立庄,因王姓为首户,故取名王家庄。又因该村坐落在田庄村南,所以也叫田王庄。清光绪《赵州志》载该村为“田王庄”。全县有三个王家庄,该村地处县城东北,为示区别,故改名为东王庄。
【大马圈】清光绪《赵州志》载该村为“大马圈”。
【孙家庄】据传,明永乐年间,有孙、朱、刘三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定居,因孙家为首户,故名孙家庄。沿用至今。
- 2025-10-21骆朱姓起名19岁女大学生隆鼻死亡涉事整形
- 2025-10-21起名史卓河北赵县这22个村名是怎么来的
- 2025-10-21蔌起名中考必考的16篇文言文知识点解析醉
- 2025-10-21人命起名如果连生13个孩子怎么取名才显得
- 2025-10-21起名妖出淤泥而不染的古风女孩名字个个都濯
- 2025-10-21唐诗宋词爱情诗起名300个出自唐诗宋词中
- 2025-10-21手机通讯店起名巨龙大唐华为中兴普天说说中
- 2025-10-21起名用飒又酷又飒男孩名真的是帅气潇洒
- 2025-10-21起名字张牧之民间故事张牧之
- 2025-10-21起名字杰好不好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