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塑料印刷

欠水起名欠妈点什么

2025-10-21 来源:李子资讯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你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情怀依旧。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朝拥有。你说,为了今生的这次相遇,我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当鞭炮声零星响起的时候,到了各家各户吃晚饭的时间了。“妈,饭好了吗?”“再去玩一会儿吧,排骨炖熟了就可以吃饭了!”“今天吃几个菜?”“六个菜,今天过年了!”

当我们从四面八方回到老屋,推杯换盏、诉说这一年的收获与得失的时候,老妈妈默默地在厨房里为我们忙碌着,那脊背似乎不再挺拔,可那笑声里包含着家的味道,“孩子们,这鱼趁热吃可香了呢!”

重症监护室里的妈妈呼吸已经非常微弱了,陆续赶到的兄弟姐妹们含着泪、摇着头说不出话来。大家心里都非常清楚,也许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刻就要到来。原以为那一刻会非常遥远,可偏偏就在眼前。

还没有为妈妈做些什么,似乎还没有好好看看妈妈,怎么就会这么匆匆的走了呢?而留在心中的只有她的奔波劳碌的身影,以及病痛的呻吟和无助的眼神。是对儿女的不舍?还是想告诉我们,“下辈子不会再来了!”

把一生的时间都串起来,都是妈妈不停地为我们付出,我们可曾为妈妈做过什么?哪怕是好久不见的一个电话、久别重逢的一顿晚餐、病榻前的一勺米糊。这都没有,我们为什么还奢望下辈子她还来?

小的时候被小伙伴欺负了,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说:“我告诉我妈去!”妈妈就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就是我们的保护伞。似乎妈妈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所有的酸甜苦辣都要告诉妈妈,也必须让妈妈知道。

长大后,当我们遇到烦心事或人生挫折时,也许会情不自禁地向母亲倾诉,希望得到她的开导和安慰。更希望妈妈能给自己一个解决办法,就像小的时候妈妈带着自己去做一些事情,而自己像个跟屁虫。

望着病床上日渐消瘦、皮包骨的妈妈,也许妈妈以后再也听不到我们的诉说了,我们的一些烦心事去对谁诉说呢?还有谁愿意听我们的诉说并经常性地给我们一些意见或者建议吗?也许这样的人不会再有了。

而突然之间让自己寝食难安的是为什么要经常性同妈妈说一些难过的事情?妈妈能有什么办法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困境或者困惑呢?尤其是在妈妈已经年长的时候,她似乎都脱离了这个社会,怎么能有办法解决我们的困难呢?

那不是徒增妈妈的烦恼吗?何必让妈妈担忧和难过呢?爱妈妈就要让她开心和快乐,她经历了太多的人和事、太多的酸甜苦辣,谁考虑过妈妈的感受?答案也许就应该是我们,抛开一切烦恼,让妈妈幸福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为了我们能进重点中学和名牌大学,妈妈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全部交了辅导费。为了我们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妈妈熬白了头。为了我们能有一位理想的伴侣,妈妈备受煎熬。现实的打击,妈妈的无奈。

有些事情妈妈真的帮不上忙,而且她还不停地思考这些事情而睡不着觉。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妈妈真的有,有时候你身上的痛苦在她身上会放大无数倍,甚至我们感觉有些事情已经过去了,但却是妈妈心中永远的痛,所以我们要少让她老人家少为我们担心、操心。

莫言说: “和周围人搞好关系的秘诀就是,不分享任何开心的事、任何成功的喜悦,人性最大的恶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越是聪明的人,就越装傻。如果你想和一个人拉近关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矜己之长,低调,再低调些,切勿炫耀。”

他说的是针对别人,而对于妈妈正好相反。任何开心的事情和成功的喜悦都要和妈妈分享,因为这是妈妈所期盼的、所等待的。别人见不得你好,而这个世界上妈妈是最希望你好的那个人,而且她不求回报。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妈妈的爱却是那么静谧而深远,仿佛一泓清泉,润泽着我们的心田。妈妈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依靠,是我们生命中最早的启蒙者。她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无私地为我们付出,用她的爱心和耐心,温暖着我们的成长之路。

外甥六岁的时候,妹妹独自带着他开始了打工生活。进工厂做小工、卖水果、做餐厅服务员、当保姆等,一边还要安排外甥的上学。二十多岁的年纪,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全部给了孩子。而对于没读过几年书的人来说,实在是太难能可贵了。

一晃就是二十多年,外甥长大成人了,早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面对女方几十万的彩礼、车子、房子要求,妹妹一筹莫展。五十多岁的年龄,皱纹爬满了脸,头发早已花白。这大半生,每时每刻都是在为孩子活着。

杨绛说:“女人,无论枕边人忠与不忠,始终明白一件事,婚姻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下半生拼的不是老公,而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开心优雅的余生。”

是呀,有多少女人拥有优秀的孩子?尤其是现在的社会,孩子让妈妈操碎了心,也许孩子变成了妈妈永远的痛。有多少女人拥有健康的身体?生活的压力让人备受煎熬,怎么能谈得上优雅的余生?我们的妈妈身体健康吗?余生优雅吗?

人间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母的爱,门前的汽车再高档奢华,也只是身外之物。它抵不上家里有一位老妈妈在夜幕降临时,始终点亮的那一盏明灯和为我们准备的那一碗饭菜、热汤,一杯热气腾腾的温开水。

经常听三婶唠叨村里老张家的事情,老张家是村里的大户,子女多而且都很有出息。逢年过节的时候孩子们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回到家里,家门口停满了高档汽车。张婶会请厨师到家里做饭,摆上几桌热热闹闹地庆祝几天,邻里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今年的年前大家又聚到了一起,村邻又看到了熟悉的场面。可听三婶说:“一家人一顿饭都没吃完就都开车走了!”原来兄弟姐妹之间吵翻了天,甚至动了手。主要原因是分摊费用的时候起了纠纷,也许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妈妈不在了吧?

门前有车不算富,家中有娘才是福。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须千里拜灵山。年少不懂父母恩,半生糊涂半生人。爹是无言的高山,娘是慈祥的沙滩;家是避风的港湾,我是漂泊的小船。这首诗道出了人生的哲理,有娘才是福报!

总以为来日方长,其实是世事无常。行孝需趁早,莫等父母老。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父母床前一碗水,胜过坟前万堆灰。常回家看看是儿女最大的心愿,别让父母等待太久,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当父母健在时,我们有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有一个精神上的寄托和归宿。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无论我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或经历了什么样的挫折,父母的爱和关怀始终是我们心灵的慰藉和力量的源泉。

每次到春节的时候,我都想着回家,想着去看妈妈。可当真的要行动了的时候又突然想:家在哪里呀?这里不就是家吗?浑然不觉自己已经不再年轻,自己的孩子都已经成家立业了。也许不是为了找家,而是找妈妈!

父母的离开意味着我们失去了这个永远的避风港,失去了最后的归宿。当父母不在了,我们的人生将只剩下向死亡靠近的过程,我们将成为真正的孤儿,再也没有人会像父母那样时刻关心和期盼我们的归来。

有妈妈在,每年兄弟姐妹至少可以相聚一次,或者是在过春节,或者是在妈妈生日的时候。曾无数次地问自己:如果妈妈不在了,我们还能这样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吗?也无数次地听人讲:不可能了!

父母健在的时候,自己身有归处,因为可以回家。父母不在了,“家”就只是故乡了。因为我们最爱、最牵挂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人生剩下的就唯有自己的归途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尽孝要趁早。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即便是到了七八十岁,只要家中还有母亲在,那他多少还是有点孩子气的”。的确,只要有父母在,我们就可以肆意的表达自己,可以耍小孩子脾气,可以说自己想说的,做自己想做的。

尤其是在这个春节,有妈妈在才真正的有年味,虽然妈妈已经卧病在床,但我们爱妈妈,愿妈妈早日康复!愿天下的妈妈幸福安康!

艺术评鉴杂志

砖瓦世界

西部皮革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