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精密夹头

滨州尚美饰家装修怎样样文化品质越来越好向

2025-05-06 来源:李子资讯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灵魂。文化品质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之源、方向之舵、品位之衡,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离不开高质量的文化品质。

滨州素有“九朝齐鲁重镇”“千年文化古城”之称,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历史的积淀与传承中,孕育了孙子、伏生、董永、范仲淹等先贤,培育了甘于奉献、不怕牺牲、奋勇开拓的老渤海精神,产生了山东省代表性戏曲剧种吕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戏、省级非遗扽腔等文化品类……

近年来,滨州立足文化品质更好,扎根厚重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孙子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相互交融,成为滨州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强大力量,擦亮了“智者智城”的城市品牌,“孙子故里·生态滨州”的文化魅力越来越足。

文化自信更坚定,塑造滨州发展的文化“DNA”

滨州历史源远流长,既有厚植于根脉的历史传统文化,也有凝聚着力量的红色革命文化,还有孕育着智慧的独特河海文化,文化基因鲜明而独特。

滨州作为孙子文化发源地,“孙子故里”文化品牌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世界级文化名片,400万滨州人民倾力推动孙子文化在滨州率先实现“四个跨越”:

从“古”到“今”的跨越,以古代孙子的“智慧宝典”,塑造当代“智者智城”的城市品牌,将“智”的城市基因显化为城市标识,让城市更具自信度、更具开放度、更具美誉度;

从“广”到“深”的跨越,将孙子智慧更具深度、更富内涵地融入城市发展中,智赋科创、智汇实业、智引转型,使其成为建设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的精神源泉;

从“知”到“用”的跨越,坚持知行合一、学用贯通,将孙子智慧灵活运用在城市发展和社会治理中,让城市更聪明、更和谐、更公平;

从“玄”到“实”的跨越,争当文化传播使者、担当文化传承使命,深入研学、深度融合、深远传播,让孙子文化传下去、走出去、兴起来。

当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孙子智慧、“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黄河力量、“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交相辉映,塑成最具文化感召力、最具精神支撑力、最具城市归属感的滨州文化自信。

滨州还创新开展“在滨州、知滨州、爱滨州、建滨州”主题实践活动,鼓励更多人深入了解滨州、深切爱上滨州、深情奉献滨州,滨州的色彩更加鲜明、味道更加醇厚、温度更加舒适。

文化含量更充盈,滨州发展更具品质品位

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融入和服务黄河国家战略,滨州当仁不让。

滨州出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构建了“10年规划+5年方案+1年要点”的制度体系,组建了“领导小组+指挥部+研究院”的工作机构,形成了规划引领、高位推动的良好格局,滨州发展真正迈入了“黄河时代”。

先后编制《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黄河湿地规划》《红色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以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节点城市为抓手,以黄河文化为主线,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旅游”发展之路,打造“到滨州必看黄河,看黄河必到滨州”黄河文化滨州品牌。

惠民县、博兴县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滨州获评“中国最佳乡村旅游示范城市”“新时代·中国最美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创新打造“非遗+旅游”项目,把滨州锅子饼、杜桥豆腐皮、滨州民间剪纸、博兴老粗布、惠民泥塑、布老虎等制作成精美的旅游商品,扩大了非遗产品影响力。

注重与旅游、体育等紧密结合,举办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马拉松赛等节庆赛事活动,并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积极配套关联产业项目,形成了良好产业生态。

如今,让人回味、历久弥新的文化品牌正在滨州形成,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亮丽名片和最持久的推动力。

文化味道更醇厚,激扬出“尚善尚美”的良好心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文化艺术工作提出的要求。

滨州先后创作了吕剧《杨广和》《兰桂飘香》《游百川》等14部大型优秀剧目、《老邪上任》《海棠依旧》等40余部小戏作品,有3部大戏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并获大奖,《杨广和》和《兰桂飘香》分获剧目金奖、银奖,2部大戏获中宣部“五个一精品工程奖”,逐步形成大戏地域特色鲜明、小戏亮点佳作频出的舞台艺术创作新局面。

着力打造“送戏下乡”“周末戏相逢”“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品牌工程,4家剧场成功列入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试点剧场,数量居全省第一。

共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18个,博物馆(纪念馆)16个,剧场6个,城市影院24家,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在全国首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地图”,实现“一图在手、服务我有”的目标,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涌现出一大批“山东好人”“滨州好人”“最美人物”,向上向好、尚善尚美的良好风尚蔚然成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聚焦“文化品质更好”,滨州将回应人民群众美好之盼,持续提升文化品质,为城市培根铸魂、蓄力赋能,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贡献。

做实文化事业。突出“普惠性”,聚焦为群众“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这个重点,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文化活动载体,办好孙子文化论坛,建成开放吕剧博物馆。加快儿童图书馆、城乡书房建设,叫响“书香滨州”品牌。让干部群众在文化熏陶中向上向好、尚善尚美,努力以文化事业的充沛活力集聚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

做强文化产业。突出“融合性”,做好交融、交往、交流文章,深化文旅融合、文体融合、文创融合。尤其在文旅融合上,积极探索文化与工业融合、与乡村融合、与科技融合、与各行各业融合。组织好黄河品牌赛事,建设“滨滨有礼”特色文旅商品云展销平台,拓展文旅产业新需求、新供给、新亮点,以“大融合”推动形成“大文旅”发展格局,打造特色体育名城。

做细文化管理。突出“积极性”,加强机关、企业、社会等文化建设,打造文化品牌,把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做到位。注重调动人的积极性,把一个人的积极性变成无数人的积极性,形成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生动局面。

拳击与格斗编辑部

饮食保健官网

?汽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