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德州市嘉美家装修公司临邑县德平镇居家妇女

2025-05-06 来源:李子资讯

德平镇地处临邑县的北部,距离县城35公里,留守妇女多,帮助她们在家门口就业实现脱贫增收成为德平镇妇联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德平镇妇联通过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确立了发展妇女居家就业带动妇女脱贫致富的思路,使广大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实现了创业就业。

01

调查摸底,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德平镇妇联主席戚久芳去胡氏嘉美有限公司走访

思路确定后,德平镇妇联主席戚久芳深入到企业、留守妇女较集中的村走访调研,详细了解企业发展状况、用工需求以及就业要求。在调研中,了解到胡氏嘉美服装有限公司因车间内拥挤有再投资建设厂的想法,而王赞恒村正有一处闲置废弃学校,面积3600平米,整理装修后可做缝纫车间,村委会也有资产盘活、发展村集体的想法。在镇妇联积极对接和协商下,双方签订了租赁协议。王赞恒世尊服装厂投产后,20多名妇女家门口就业。

2018年5月,镇妇联走访省定贫困村—刚家村时,了解到在外打工的孙淑英,有在本村办玩具加工厂的想法,但苦于没有资金和场地,镇妇联积极与市、县妇联联系,争取德州市女企业家协会在刚家村捐建一处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点。当年9月,玩具加工厂建成投入运营,12名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现在每天有30-40元的收入,还将连续五年每年为本村7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每人700元的分红。

02

建立微信群,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2019年,充分发挥村级妇联的作用,德平镇妇联对全镇134个村的服装加工、手工加工、藤条编制、席编、手工绢花等妇女就业项目进行统计摸底。数据表明,德平镇已发展服装加工企业17家,电子加工企业4家,玩具、藤条、席编加工点20多家,手工绢花加工遍及德平镇134个村庄,妇女灵活就业人员已达4850余人,其中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妇女38人。

镇妇联把所有的项目信息进行了梳理,整理好项目的简介及各就业点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发布到德平镇村级妇联工作群,方便村妇联进行项目对接。目前炉房、孙庙村妇联已引进服装加工项目,后张村妇联已引进手工玩具缝制项目,陈寨村妇联已在本村建成了电子加工项目就业点。

03

整合资源,搭建政策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国家免费培训的优惠政策,带动妇女就业脱贫。结合县妇联巾帼脱贫行动,组织了两期贫困妇女育婴师培训班,培训学员235人。通过县人社局技能鉴定考试,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联合临邑县热心大姐家政服务公司,组织30多名妇女到北京农家女培训学校进行免费家政培训,结业后均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从事家政、育婴服务。

今年4月,德州市“乡村振兴·巾帼先行”农村妇女农业技术培训班在德平镇开班,德州学院的讲师为该镇183名女农村致富带头人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充分提高了她们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创业发展和示范带动能力。广泛宣传,帮助落实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社保补贴、就业服务补贴等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以及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妇女在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中实现自身价值。

04

培树典型,搭建成长成才平台

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全镇在种养殖业、手工加工、商贸流通等行业逐渐形成规模,涌现出许多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德平镇富民家庭农场被评为省级巾帼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腾跃包装制品厂等4家企业被评为省“大姐工坊”,其负责人周明霞被选为临邑县人大代表,2019年3月被评为德州市三八红旗手。胡氏嘉美服装有限公司等4家被命名为市级妇女灵活就业示范点,2016年8月,全市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暨巾帼脱贫工作现场会在德平镇召开。她们的成功感染着身边的妇女姐妹,增强了她们创业就业的信心和勇气,带动了德平镇更多妇女实现居家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巾帼力量。

- END -

来源|德州市妇联发展部、临邑县附妇联、德平镇妇联

体育画报杂志

美眉期刊

商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