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精密夹头

保定客厅装修挂表电话细说保定老行当精修钟

2025-04-25 来源:李子资讯

#河北文旅看图识景##2021头条带你看河北##2021我为河北文旅代言##2021就看国际庄#

时间就是生命,而计算时间的工具是钟表,它时时计算着我们生命的减少,也时时在累计着我们生命的延长,它以“秒”的精确规划着人们的行为,用“分秒必争”告诫人们:“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因此,人生要做到“分秒不差”,就要使自己的钟表准确无误,说严重点儿,这计算着生命的钟表一旦出了问题,或快了,或慢了,或干脆罢工不走了,就会给人带来很大的麻烦,乃至失败。毕竟看着太阳过日子的光景已经远去了,没有准确的时间,约会、工作、坐车、看病、发射火箭等等都会乱了套,因此,这陪伴生命的钟表坏了就非得赶快修理不可,修钟表的就是干这个的匠人。

火药、指南针、造纸、活字印刷这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而近代科学家们又提出,钟表应该算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中国人自古以来是看日头算时间的,后来发展成烧香计时,小伙计被罚跪,往往以“三炷香”为时限。中国发明计时仪器至少有五千年历史,元代郭守敬发明的“大明殿”,实际上是世界上最早的独立机械时钟。中国古代有日晷、水钟、火钟、铜壶滴漏等,这只能算是古人的计时器,没有嘀嗒嘀嗒的钟表声,都不能称做钟表。到了1090年,北宋宰相苏颂主持建造了一座水运仪象台,能报时打钟,每天仅有一秒的误差。而且,它有擒纵器,正是擒纵器工作时能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这已经近似于现代钟表的结构,可称为世界钟表的鼻祖。在瑞士,有一本世界钟表界的权威书刊上写到:“现代机械钟表中使用的擒纵器源自中国古代苏颂的发明。”12世纪以后,中国钟表技术传入欧洲,欧洲人才造出了现在的钟表,可以说是中国人开创了人类钟表史,并影响了后来西方钟表的进展。

修钟表

可话又说回来,不过小型的机械钟,以及把小型机械钟运用在手腕上的发明,还是从西方开始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德国的钟表大量进入中国,当时的钟分柜钟、立式钟、台式钟、挂钟、睡钟、箱钟,表分怀表、手表等等,那时这些钟表以及我们现在带的和修理的手表,可以说都是舶来品。西洋钟表是何时进人中国的呢?最可靠的说法是在明代,在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的前后。很多文献都记述了明嘉靖年间,欧洲与我国已经有了广泛的贸易往来。里斯本有了直达东南亚一带的定期往返商船,营运于欧亚城港之间,精巧的欧洲钟表此时也就进入了中国。在利玛窦进献给皇帝的礼品中,钟表也是重要的一项。此后至清朝四百多年间,西洋钟表都是时髦而且奢侈的贵族用品。直到民国,溥仪出宫,故宫对外开放,特开辟了钟表馆,将精巧绝伦的西洋钟表集中展示,至今为参观者欣赏赞叹。

钟表进口多了,钟表修理技术也就成为了特殊的行业。这些修钟表的师傅最初多来自于德国,在内务府供奉,修皇室钟表,吃皇家俸禄。乾隆年间修表技术传入民间,开始出现了以修钟表为职业的匠人。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沪穗开埠,便有英美洋行、东印度公司等在华销售钟表。道光年间,德国商人在沪开设了专门销售和维修钟表的“亨达利”,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宁波的民资钟表店“二妙春”,在光绪年间集资迁移到了上海,在那里开办了著名的“亨得利”。不几年,亨得利先后在京、津各个大城市又开设了数家分店,为钟表的推广、维修培养出大批人才。1872年清同治年间开设在浙江宁波东门街上的“二妙春”钟表修理店,可以说是中国钟表修理行的鼻祖。修钟表的匠人中也有大人物,林肯的父亲就是修钟表的,而中国清代的光绪皇帝被慈禧囚禁在瀛台后的日子里,别的什么都没干,却练就了—手修理钟表的好手艺。

过去的保定普通家庭有钟表的不多,当时如果拥有一块手表,还算是件了不起的事。殷实富裕的人家有座钟、挂钟,而戴手表的人都是富商、高官、高知等,那个年代钟表不折不扣地就是一种奢侈品。但后来钟表价格越来越低,带手表的人也就越来越多,那时候,钟表用的时间长了,难免出毛病,由此保定也就出现了修理钟表这个行当。

在保定最早修理钟表的大部分是在东西大街上找个合适的地方从事这个行业,他们的店面很简单,一般都是一个四方形的桌子,桌子上面套着玻璃框,玻璃上往往挂着一些钟表模型和配件用来招揽顾客。另外,桌子有若干个抽屉,每个抽屉里装着修理工具和各个不同品牌钟表的小配件。相对于其他的修理行当而言,钟表匠全套的工具较为复杂与精巧,有单眼筒镜、螺丝刀、小刷子、小夹子、开表匙、钳子、万用表、小锤子、退磁器、电焊枪、吹嘴、酒精灯等。修钟表不同于别的行当,它是一件技术要求非常高的“精细活儿”,细密、精确还要胜过绣花几倍,要屏气静心使巧劲稳住齿轮、弹簧片儿,用最准确的动作来操作,不能有丝毫的闪失。他们还要熟悉钟表里面的上百种零件,如果不熟悉每一个零件,就无法判断问题出在哪儿。因此,马克思曾称钟表制造和维修是“复杂的劳动”,还有人称修表匠是方寸世界里的“艺术家”,这是很有道理的。在修理钟表时,钟表匠先是把单眼筒镜卡在上下眼皮内,这样便于把内力和眼光集中,探视到机芯深处和细小缝隙内存在的问题,找到了钟表不走的症结之后,才能进一步动手修理。传统的钟表修理技术主要包括了“粘、补、焊、驳、种”五种方法,其中掌握手工“种手表”摆轴尖、锉制巴心和镶补齿轮最为重要。摆轴尖即业内所称“种车心”,是摆轴尖折断无配件时,先用优质钢丝磨制出比头发直径还细的钻头,在摆轴上打孔,然后镶入更小的钢丝后研磨出规格的摆尖,这技术精细得让人叹为观止。高超的钟表匠还能把乱成一团,直径只有四分之一发丝粗细的手表游丝,盘整得又圆又平,把缺损了五六个齿的小齿轮焊补修复,这些都需要高超的技术和极大的耐心,所以钟表匠在修表的时候,精神都是高度集中,从不轻易和别人交谈,即使在喧闹的街头,满街的欢声笑语他们也能做到气定神闲,充耳不闻。钟表匠把表修好、重装完毕后还不算结束,而是要再观察几天,确定钟表走时准确后才返还给顾客,这也是他们的一份敬业精神。

修钟表

在保定西面大街上,现在依然可以看到修理钟表的门店,它们时时启示着我们:人生也犹如一块手表,拥有着属于自己的那段时间,每个人成长、衰老的速度是由个体自身的运动状态引起的,因此,掌握自己的时间也就成为了人类最公平的权利。每个人最佳的生存方式,就要像钟表师傅修理钟表一样,把握好自身的运动状态,不断加油、修整,使自己每分每秒的时间都走得准确无误,铿锵有力。

(转自:保定方志)

模型世界期刊

大科技网站

保健文汇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