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工业开关

傣族室内养花好吗傣族人制陶不仅工艺独特而

2025-02-18 来源:李子资讯

在位于景洪市告庄西双景景区,有个叫傣陶茶器馆的傣陶工厂,门面不大,安安静静,虽然就在路边但是马路上几乎没有行人,虽然馆内有工作人员及前来体验陶器制作的外人,但同样如无人一般安静,各自专注于自己手里的事情,全神贯注、小心翼翼

走进傣陶工厂,第一感觉大厅的设计错落有致,美观有艺术感,大大小小的各种陶器立马吸引我的眼球,仔细看发现这里的陶器有别与以往看到的陶器,在自己的脑海里更多浮现的是陶器乃以茶器为主,以白底兰花纹为多,图案大多以兰 梅竹、牡丹花茶花、或者是祖国的名山名水,旁边配上名人的古诗词,用以养花、书房摆饰,即美观又提升主人高雅性

在傣陶工厂,拿起相机镜头对准的是总是陶器上的花纹,以及造型奇特的物件,那是我无意识的第一反应,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场给于我的感应,傣陶、傣文化、信仰……这些字眼开始刹那间接替刚才还浮现在脑海中的内容。

傣族人祖祖辈辈生活在湄公河沿岸,与周边东南亚各国一样传承着相同的佛教礼仪文化,诸如图片上显示,灵动的小动物,孔雀羽毛花纹较多出现在成品的陶器上,而大象、孔雀、龙、狮等动物象征着吉祥的动物大多被运用在较大的陶器上。

傣陶器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不仅是日常生活如茶器泡茶,室内装饰,还被大量用着佛寺庙等建筑的顶和屋脊,反映了傣族人对自然及神的崇拜,这些从傣陶器的大小、图案、造型及景区佛寺的建筑体上就可以发现。

傣族人自古信奉自然敬畏自然,古时制陶的傣族人每每向大自然索取陶土必祭拜天地神灵,几千年过去了,这样的信仰传存至今,表现在不同于寻常的傣陶器上,使傣族陶器更具有了神性,承载着傣族人对神圣力量的敬畏与期冀,这里的傣陶散发出一种独具特色的抽离于现代生活的古朴气息。

呈现在自己眼前的是无数个由傣陶制成的茶罐、灯罩、花瓶、碗盆等陶制品,虽然看似质朴,但无不体现着傣族的生态观和宗教信仰生活观。

几千年来,傣陶的制作过程需经过取土、筛土、和泥、制胚、凉胚、器表修饰、平底堆烧几个过程。傣陶工厂创始人邱先生在保持了传统工序的基础上,在工具上做了大量的创新和研发,手动慢轮制作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2006年,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饮食保健期刊官网

东方陶瓷杂志社

中国金属通报期刊

数字通信世界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