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附近养花场渑池县这个村有耕地3450
从贫穷村到明星村
□赵闪
从县城出发,沿渑张快速通道行3公里,再顺乡村硬化道路往北而上,就到了张村镇漏泉村。在村头放眼望去,布局整齐的民居、宽敞干净的村道、设计精美的文化墙、碧波似海的丹参田,花草娇艳,绿树成荫。
“前两年我们村穷得狠,看不到一点朝气。现在村里新修了房子,硬化了道路,又种花种树,还有外地的考察团来我们这里学习,漏泉村真的不一样了。”说起村里的变化,该村老党员赵京五对笔者竖起了大拇指,“村里还建起了合作社,发展了扶贫产业,杯子端上就能在家门口务工,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真的是‘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景中’,生活越来越好了。”
从穷村到明星村,漏泉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近年来,该村积极走访调研,探索了以村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发展模式,仅仅2年时间,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漏泉村凝聚了一支敢想敢干村级班子,发展了一片中药材种植产业,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带领了全村贫困群众努力实现脱贫,成为了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亮点。
凝聚一支队伍
漏泉村位于张村镇政府东2公里处,距县城10公里,土地平整,交通便利,区位优越,长期以来,群众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但苦于发展无“方”,守着好条件过着穷日子,是一个典型传统的农业村、省级贫困村。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县公安局派驻工作队及第一书记进驻该村,查找漏泉贫困落后的原因,发现该村党组织建设乏力,引领作用不强,没有村集体经济,没有能带动群众发展的主导产业是根本。因此,加强该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了发展的第一“突破口”。
“正是因为吃了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苦,我们才下决心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下工夫。”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段素雷坚定地说。正是在这样的决心支撑下,村里提出了“抓党建促脱贫,提振兴强根本”的发展思路,从抓作风“开刀”,向不作为“亮剑”,在上级党委的支持下,硬起手腕解决村干部“干”与“不干”的问题。
为了早日把队伍凝聚起来,在驻村工作队队长段素雷、镇包村干部赵智华和驻村第一书记李晓文的推动下,秉承“抓班子,带队伍”的工作理念,将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叫响“支部走在前,党员干在前,人人勇争先”的战斗号角,大力实施“222”漏泉村党建引领工程,以“党员活动日”为切入口,以党员积分管理为依托,开展“帮扶带富”活动,对有帮扶带富能力的党员干部,采取“1+N”方式与全村贫困户结对帮扶,逐步在“干”与“不干”中解决了队伍建设的问题。
一年多来,先后有9名党员(干部)分别获得市、县、镇荣誉称号,受到表彰奖励。在今年的基层换届选举中,3名在脱贫攻坚一线成绩显著的优秀分子被选拔进村两委班子,其中2人分别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有4名优秀群众向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逐步形成了一支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党员干部队伍。
“是是非非少了,发展劲头足了”,村里的老党员忍不住感叹。如今,“干部带头干,致富看得见”,已在漏泉村传开。
发展一片产业
“建强基层党组织只是阵地建设的第一步,如何能带动贫困群众脱贫,成为大家生产生活的‘主心骨’,成为我们下步来思考的问题。”驻村第一书记李晓文这样说。
经多方考察,漏泉村选定在丹参产业上的“做文章”,依托绿源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45万元,一期流转33户群众的土地,于2017年7至8月高质量培育优质丹参种苗153亩,实现育苗收入60万元,收获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第一桶金”。当年冬天,该村紧紧抓住张村镇大力发展丹参种植的大好机遇,依托镇财政全额投资的20万元建成了村集体经济项目“百亩丹参种植示范片”,流转农户土地种植丹参249亩,带动农户种植849亩(其中贫困户种植218亩),使全村丹参种植面积达到1198亩。该村还种植红花90余亩。绿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安排包括贫困群众在内的2800余人次田间务工,累计发放工资15万余元,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
“明天种羊都回来,我得赶到镇上把钱汇过去。”高高的个子,脸上淌满了汗珠子,笔者见到驻村工作队队长段素雷时,他扛着除草剂刚从村里的羊圈里回来,一口水没来得及喝,就急忙赶着外出办事去了。
原来,该村采取村集体养殖、大户进场养殖等多种形式,盘活了占地40余亩、弃用近3年的村养殖场,让“沉睡”的集体资产“活”起来。目前,村养殖场已引进招商加工企业1家、养殖大户1户(养牛30余头),村集体还将发展2000只优质种羊,前期200只种羊已经进圈。
“我们现在村里丹参育苗基地发展起来了,老百姓慢慢尝到发展集体经济的‘甜头’。现在,湖羊养殖场马上已经办起来了,这无疑更为村里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刚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杨三民头头是道地说起这两年村里发生的事。
带富一方百姓
“以前的生活,真是苦不堪言!由于缺技术,外出务工也挣不到钱,心里十分痛苦。去年,我被镇里确定到公益性岗位工作,妻子又到村里的鞋厂务工,收入不断增加。”已退出的贫困户行列的杨龙周面带微笑这样介绍自己的经历。现在,他种了7亩丹参,加上又能在村里长期地务工干活,不再为自己的生活犯愁苦恼了。
在丹参产业基地取得成功后,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越发高涨,群众纷纷以土地入股、自筹资金的方式参与合作社进行中药材种植,积极主动流转土地支持合作社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全村丹参种植总面积已达1313余亩,在产业转型发展占全村3450亩耕地的44.9%,可带动群众实现亩均收入5000元以上,基本形成了农户有收入、村集体有收益、合作社有效益的良好局面。今年,该村将新育丹参苗130亩,同时紧抓“短、平、快”好项目,进一步提升村集体经济总量;村集体投资100余万元的丹参(中药材)烘干储藏及深加工项目正在紧锣密鼓进行,10月将如期建成投产。
于此同时,该村于2017年7月引进建成了扶贫车间漏泉村鞋业加工厂,一期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其中标准化厂房210平方米,平车60台,自动化电脑花样机20台,吸纳60多名妇女劳动力进厂务工,日产鞋帮5000双,年产值500万元。这些妇女劳动力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基本实现“一人务工,全家脱贫”的目标,群众对小康创新更增添了信心。
“按照基地现有的利益测算结果,到2020年丹参种植基地就可实现每亩年约万元的纯收益。另外,搞种羊养殖这一项也能增加收入,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届时,村级集体就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村级各项事务发展都有了物质保障。”驻村工作队队长段素雷信心十足地说,同步全面小康只是漏泉村发展的初级目标,我们还要打造全县的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点。
- 2025-05-062020家里装修卧室不买大床成趋势有钱人
- 2025-05-06爸妈把家装修成酒吧小年轻夫妻在客厅设地台
- 2025-05-06高端家装电线装修家庭装修电线怎么选粗细软
- 2025-05-06刚装修完家应放什么植物房子刚刚装修好要放
- 2025-05-06闺蜜家装修价格表闺蜜家196平米装修只用
- 2025-05-06湖北宜昌家装装修宜昌哪个装修公司靠谱20
- 2025-05-06蔡家热门房源装修金科金辉博翠山装修北碚蔡
- 2025-05-06碧桂园橙家装修如何橙家工地开放参观高标准
- 2025-05-06霸道总裁的家自己装修流程追剧你和我的倾城
- 2025-05-06表妹家装修这么漂亮晒晒表妹刚装修好的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