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启明星我们是命运共同体保护他人就是保
2022年3月21日,上海市免疫学会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2014级星友、上海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郑月娟教授带领一支共20人的志愿者队伍,勇敢逆行,奔赴抗击疫情第一线,增援之江医学检验所核酸检测工作,为期10天。
郑教授凭借丰富的感染免疫专业知识、娴熟的PCR技术优势,为核酸检测工作优化了工作条件、提升了安全保障,这些保障措施包括:补充防护的岗前培训和增加介绍工作流程内容的建议;要求配备脱防护服缓冲区的辅助设施;反复强调生物安全相关的注意事项,以及提出增设生物安全柜和PCR板子离心机的专业要求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志愿小分队执行支援任务期间,大家互相帮助,协力前行,发生了许多感人故事。因为工作需要,志愿者们经常在凌晨接到通知出发,与郑月娟同行的女生梁馨月此次志愿服务没有带足充足的外套,在上海不到6度的凌晨5点,只穿了一件单薄的长袖在寒风中等车。虽然冷,但她还是打算咬牙坚持下去,郑教授看到了这一幕,生怕她着凉,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羽绒服脱下,披在了她的身上。
在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下,大家都咬牙坚持着。黄玮玲因为在经期痛经,脸上疼的都青了,还打算吃完止疼药后继续上,坚持穿着防护服辛苦的工作,许晓妍主动提出替换黄玮玲,进入有污染风险的二级生物实验室。还有汤琛琛、吴晓、裴丽娟、荣汶青和邵诗芸五位志愿者主动报名参与崇明岛支援活动,在进行一天一夜的支援活动后又迅速回到检验所继续参与检测服务。
虽然郑教授家里有一个幼儿园小班的儿子和正在上初二的女儿,但她发挥党员模范作用,舍小家为大家,坚持奔赴抗疫一线。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给了郑教授稳固的大后方,没有后顾之忧。
郑老师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同吃同住同工作,不畏艰险,总是冲在第一班、第一线,参与三班倒的工作排班,保证检验所24小时PCR检测不间断,尽可能地提高检测通量,推动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和快速发布。连续多个大夜班之后,郑老师实在太困太累了,在上完一批PCR样品后,靠着实验室的柱子就睡了。
迎着日出下班,又披着黄昏而来。上海凌晨的1点、2点、3点、4点、5点这支志愿者小分队全都见过。尽管每日工作近12小时,但是姑娘们还是坚持着圆满完成了10天的服务,收获了成长,也磨砺了自我。在担任志愿者的服务期间,郑月娟教授不仅照顾着自己带领的团队,也给各个公司、各个高校来的志愿者队伍提供专业意见和发布防护提醒,用她的话说:“我们是命运共同体,保护他人就是保护自己。我们努力做贡献,争取不添乱。希望上海的疫情能够快速控制住。坚持就是胜利!”
<
- 2025-07-03跳绳减肥多久见效跳绳减肥有什么好处
- 2025-07-03防晒护肤需小心以下三类食物
- 2025-07-03黄酒大枣桂圆绝佳气色
- 2025-07-03杜仲种子的食用方法是什么杜仲的功效与作用
- 2025-07-03仰卧起坐你会做吗别做错了
- 2025-07-03保养卵巢不同年龄段保养方法各不同
- 2025-07-03静坐郭沫若的养生之道
- 2025-06-27家装修买什么断路器最好庆幸装修时做了6个
- 2025-06-27家装修后的感受装修半年说说真实感受这7个
- 2025-06-27家装修外包主要什么材料这5个增项容易被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