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音频插座

养狗的人比狗土不人咋变得比狗还恶一些城里

2024-11-14 来源:李子资讯

笔者每个礼拜都会下乡,去不同的村落、种植基地考察项目,近一两年开始进村或进一些林场、果园,都会随手带上一根棒子,以前会找路边找一些长树枝、后来用过雨伞、最近一些时间换成了登山杖,感觉十分方便,有个绳子挂在手腕上,重量也轻,长短粗细和结实程度也恰好,这几乎成了下乡的必备物品----干什么用?夏天可以打草惊蛇,主要是用来赶狗,乡下现在的狗确实是太多了!

下乡走动要防狗

狗多折射的其实是农村社会问题笔者将狗和牛羊马猪鸡这些禽畜放在一起思考过这个问题。

为什么农村里猪牛羊马鸡少了,而狗却多了起来,其实这个原因还是在于目前社会变迁的影响。

猪牛羊马对农村人而言,是纯工具性的家畜,过去马和牛在耕地、拉车方面用处大,猪羊在消化厨余垃圾和庄稼秸秆方面用处最大,现在农村缺劳力,一头牛一匹马一头驴至少相应要配一个人常年饲养和农忙驾驭使用,而拖拉机就不用这么麻烦,没活的时候停院子里就行,农民锁好门出去打工。农户个体养猪、养羊、养鸡因为成本高、环保约束的原因,也越来越少,乡下的空猪圈和空住宅基本上是一比一的配比。

而狗多起来,竟成为了必然。

村里人少了,更需要狗提供预警和防盗。

村里老人多了,更需要一条听话的狗作为陪伴,有时候一条狗给老人们带来的心理安慰,甚至超过了过年时儿女回家住几天的短暂快乐。

更有一些狗,在主人遇到意外时候能狂吠叫人、就地守护,这种狗狗真的可以说是家里的一口人了,不由得人不好好喂养。

随着老龄化、少子化、更多的青壮年农民离土离乡,狗对村里留下来的人来说,更是必不可少了。

农村需要这样的狗

农村里面狗咬伤人的事件比城市少,主要还是“人狗关系”处理的好这个“人狗关系”主要指的是狗和主人的关系。

农村里养狗,一种是放养,一种是拴养,但在平原地区的农村,过去拴着养的比较多,主人主要是用狗叫来提供预警,没真正指望靠狗的攻击性看家护院。晚上一旦有狗叫起来,周围邻居的灯都会亮,人会隔着窗户或者出门查看情况,狗叫醒了睡着的人,他的任务就完成了。

但是拴着养的狗不敢轻易放开,一旦放开会就撒野,正在撒野的成年土狗几乎能拽着人跑,拉都拉不住。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因为狗常年被拘禁在很小的范围内活动,性格上受到了扭曲。

有些狗长年累月这样栓着

放养则主要是山里多一点,山里人养狗习惯放养,所以到山里去走人家,都老远开始喊主人的名字把屋里的人叫出来,主人家会把狗关好或者呵斥住,不过山里的狗也相对听话,可能和自由放养有关系,狗的性格上也不那么偏激,但是山里狗咬起人来可是真下狠口的,这些家伙上山能赶野猪撵兔子,冲出院坝(院子)能护院咬人,和平坝(平原)村里的狗光叫不咬不一样。

山村遇到狗要特别小心,散养、真咬

无论放养还是散养,农村里过去将狗都当畜生看待,现在一些城市里爱狗人士的心态、作为要是放在过去农村,可以被看做是神经病了,这一点毫不夸张。

过去乡下的狗一旦咬了人,主人家就要给人赔礼花钱,农民通常不愿节外生枝,花钱又讨气怄,所以狗都被管的严。若是谁家有咬人的狗,其他人就会少去这家走动,主人家一般不愿意发生这种情况,因为一条狗而影响往来交际,所以咬人的狗在农村“没有市场”。不但如此,一旦狗有咬人的毛病,不是被主人家棍棒伺候,就是被“打狗队”打死。打狗队有队伍、有装备、有上面给的许可、有防狂犬病的理由,所以打狗也不会有什么人出来一哭二闹三上吊,即使闹也博不到什么同情。

在农村是狗需要人,而不是人宠着狗

一句话,农村人过去不会把狗当个什么一样的供着宠着,人和狗的关系摆的很清楚。

至于狗的归宿也简单,养条狗就是养条狗,要么老死、要么死在吃东西上(比如吃死老鼠中毒、吃红薯噎死、偷吃被处死)、要么被贼人偷走、要么被打狗队打死,农村里的狗好像除此之外没其他死去的方法。

新晋商杂志

现代英语期刊

医药卫生期刊

工程建设与设计

汽车周刊电话

越野世界编辑部

妇幼护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