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塑料印刷

嘉丰公寓养什么狗好嘉定走起这条CityW

2024-11-14 来源:李子资讯

在嘉定Citywalk,解锁一份美食小店的隐藏菜单,亦或是揭开建筑背后鲜为人知的一段段故事……你又将以怎样的方式看见嘉定另一面?

本期,小嘉邀请嘉定地方史专家陶继明,带你一起拉开岁月的帷幕,感受嘉定的历史温度。嘉定,走起!

所谓“一座法华塔,半部嘉定史”。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嘉定人,陶继明觉着,嘉定的故事要从这里说起,这条人文历史路线也要从这里开始。

今年是嘉定撤县建区三十周年,有着800多年历史的法华塔刚刚经历修缮,焕然一新。法华塔的历史,比嘉定城的历史更为古老。它建于宋开禧年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当中见证了嘉定的沧桑巨变。法华塔又称“文峰塔”“文笔塔”,是嘉定老城的地标性建筑,练祁、横沥两条河在这里交汇,从古到今承载了嘉定的文脉。建塔以后,“教化嘉定”逐步形成。

19世纪七十年代的法华塔

栅口弄是州桥景区内一条最本真,风貌保存最好的老街。时间长了,嘉定人读音就变了,读成“杀狗弄”,这个读音听起来在嘉定方言中是比较接近的。以前栅口弄附近,路的两边可能是竹子或者是木头做的栅栏。“这些年周边很多地方都经过改建,和以前很不一样了,只有栅口弄还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风貌。”陶继明说,他现在也经常来“杀狗弄”走走看看,这里的“宝云堂”书店还保存了许多地方历史文献。

1937年,法华塔,察院桥东望

2023年的栅口弄

沿着嘉定“十字加环”的水系一路向南,就能看到南水关和南城墙,它见证了嘉定岁月变迁。比较完整的是南城墙和西面的西城墙。嘉定城墙由首任嘉定县知事高衍孙建设,经历代修缮,到明代万历时期,它的形制和规模就基本确定了,非常高大雄伟,上面可以抬轿子、骑马、行进部队。嘉定城墙在抗倭、抗清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867年,嘉定西门城墙

1951年春,西门北侧城墙

嘉定有东、南、西、北4座水关,南水关始建于元代。南水关也是整个南城墙的组成部分。城墙、水关建造时有着军事作用,八百多年过去,城墙和城河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如今,随着环城步道的建成,这里成为人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如今,在南水关公园依稀还能感受到嘉定曾经江南水乡的面貌,公园内的“九卿轩”以碑文的形式介绍了嘉定历史名人,在这里,我们更能了解嘉定深厚的人文积淀。周边还有现厂、韩天衡美术馆等新的文化地标出现。

“不管走到哪里,兜兜转转总是会回到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西大街。”陶继明说。

我们沿着环城河步道走向西大街。西大街以前叫西门外大街,古代的时候是练祁市,形成于1500年前,比嘉定建县要长700年。这条大街上聚集了许多的名人故居,文化世家练西黄氏故居、著名外交家顾维钧故居、晚清富商唐绍澜故居、晚清外交家吴宗濂故居、善牧堂旧址……护国寺在原址上已经重建,西门老街是嘉定城市区域内历史最悠久的地方。

上世纪五十年代,嘉定西门外练祁河两岸风光

西大街上有座“虬桥”,也有人叫它“聚善桥”,人们来来往往总要经过,关于它的故事也不少。据史料记载是明洪武十三年(1380)建的,当时的一些妇女为了方便过练祁河,就筹集钱财建造了这座桥,因此也被称为“女桥”。

1913年6月,嘉定县城龙舟竞渡,龙舟过聚善桥景象

1932年春,嘉定西门聚善桥一带景象

最后我们走到西大街344号陶氏住宅,这里是陶继明的堂兄陶继渊的故居,是嘉定区文物保护单位。这幢洋房是嘉定地区现存面积最大的老洋房,建筑面积近一千平方米,建于上世纪30年代,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的。陶继渊是一个著名的实业家,曾经也是嘉定有名的企业嘉丰厂的董事。

“我1947年出生在这里,到1989年才离开这里,在这里整整生活了43年,是一个地道的西门原住民。”陶继明介绍西大街人文历史的时候,也讲述了自己对西大街的感情。

西门地块征收进入尾声,西大街上见证了嘉定的历史变化,也有太多嘉定人的回忆。旧貌换新颜,期待历史建筑重新焕发生机,未来的西大街再现底蕴和繁荣。

老照片提供者:徐征伟

撰稿:卢靓慧

视频:卢靓慧、陈皓珺

编辑:徐宇

▼立即加星标,每天看好文▼

喜欢就点个“赞”和“在看”吧~↓↓↓↓

科学与财富邮箱

中华传奇编辑部

新城建科技邮箱

乡镇企业导报杂志

农业灾害研究杂志

当代会计杂志

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