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福州苎麻

南昌收养猫去哪里寄养猫离开太阳村后南昌新

2024-11-14 来源:李子资讯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沈冠楠报道:“现在只有4个孩子了。”9月8日,曾在南昌太阳村寄养了7年的14岁男孩辉辉(化名)告诉记者。近3个月前,他和哥哥赛辉、弟弟文文一同被外公周绍琨从寄养处接回到位于南昌新建区石岗镇某村庄的家中,学籍也一并转到了当地的石岗中学。

辉辉口中的太阳村即“太阳村东方书院儿童救助中心”,由南昌人徐梓耀和陈青青私人出资创办,2012年7月正式通过审批落户南昌县蒋巷镇蒋巷村,系全国第9个太阳村,也是继都昌太阳村之后在江西“落户”的第二个太阳村。由于无偿代养代教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及其他家长无力抚养的孩子,南昌太阳村在南昌范围乃至全国都“名噪一时”,吸引了大量爱心人士关注和资助,辉辉等村里的一些孩子也成为当时南昌慈善界的“明星”孩子。

然而,5年多后的2018年初,太阳村负责人陈青青带着包括辉辉三兄弟在内的部分孩子连夜搬走,蒋巷太阳村不久后也被取缔关停,一夜之后,南昌太阳村在网络上再无消息,最终惨淡收场。

辉辉在外公家吃午饭

探访:

父亲早亡、母亲外嫁

离开太阳村的三兄弟如今靠外公艰难抚养

9月8日中午,辉辉坐在外公家大堂内的小板凳上,沉默地扒拉着一碗米饭,旁边时不时经过几只鸭子。他吃饭的速度很快,因为吃完饭后要跟着兄弟们骑三轮车赶回学校上课。

记者了解到,辉辉今年14岁。2013年8月,由于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外地,辉辉三兄弟在新建区流湖镇的家中“无人可管”,外公周绍琨就将孩子们送到了南昌太阳村陈青青处,这一去就是7年。

“蒋巷的太阳村关了后,他们跟着陈青青搬去了新建区栖霞附近,直到最近,陈青青才通知我将孩子们接回来,理由是赛辉在学校打架。”周绍琨告诉记者。

周绍琨今年63岁,是新建区石岗镇的低保户,三兄弟的母亲周院花曾是新建区流湖镇的低保户,2010年改嫁到高安县一男子家,同样为当地的精准扶贫对象。2014年,在媒体和爱心人士的关注下,流湖镇为孩子们解决了低保问题,之后还将其列入了精准扶贫对象,如今,政府每月给三兄弟补助总共1200多元的生活费(含低保在内)。

寄养时期,周绍琨定期将补助款打给太阳村,可现在孩子们重新回到自己身边后,周绍琨有些犯难。“我老伴有糖尿病,常年吃药,家里还有一个80多岁的老娘要照顾,我自己种田,一年收入就几千块钱,现在家里一下子多了三个孩子”,周绍琨坦言:“特别艰难。”他告诉记者,尽管有低保兜底,但由于家中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早已入不敷出,艰难度日。甚至,孩子们一件冬衣都没带回来,周绍琨都不知道去哪儿为他们准备过冬的衣服。

记者在现场看到,周绍琨家的房子还是老式的农村平房,大堂内除了一张桌子放着电饭煲、饭菜外,其他地方都堆放着杂物,角落里一台坏掉的洗衣机上布满灰尘,可谓是家徒四壁。坑坑洼洼的地上摆放着几条小板凳,孩子们平常就蹲在板凳上吃饭,晚上三兄弟则挤在一张1米多宽的小床上睡觉。平日里,为了省一顿午饭钱,老大赛辉开着一辆三轮车拖着弟弟们往返十几公里回外公家吃饭。

采访中,辉辉拿起一本南昌太阳村“传记”翻看

背后:

南昌蒋巷太阳村两年前关停,如今已成“荒园”

采访中,周绍琨随身带着一本介绍南昌太阳村的书——《南昌太阳村的故事》,这是爱心人士专门为曾在南昌公益圈名声响亮的太阳村及其创始人徐梓耀、陈青青撰写出版的一本文集,里面记载了南昌太阳村创建以来的点点滴滴。几年前,周绍琨作为孩子家长去太阳村参加慈善晚会时,陈青青送了他一本。

种种事迹都体现了当初南昌太阳村的“红火”,随着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无人管”的孩子都被送到了村里,有南昌本地的,更有外地的家长特意赶到南昌,“求”着收留孩子。另外,一些媒体报道的无人扶养的困难儿童,也经常选择太阳村作为“安家之所”。

相继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爱心浪潮。公开信息显示,在2012年-2017年间,许多高校、政企事业单位都选择将南昌太阳村作为爱心帮扶基地,一系列爱心活动也在此处举办,那个时候,提到“做公益”,很多人会说:“去南昌太阳村吧!”曾经的轰轰烈烈,映衬着如今的冷冷清清。9月10日下午,记者在南昌蒋巷镇蒋巷街东路北边的南昌太阳村看到,尽管“南昌太阳村”的牌子还未摘除,但大门紧锁,铁门上锈迹斑斑,两边墙上挂着的爱心捐赠个人及企业名单也已多处起皱。走到围墙尽头远望太阳村内部,隐约看到院子里到处是无人修剪的草木,总之是一番“人去楼空”之景。

南昌太阳村现状

亲历者讲述:

孩子们期末考试后连夜搬走

唐阿姨曾在南昌太阳村的食堂工作,2018年初,她陪伴蒋巷这所太阳村走完了最后的时光。

“2017年夏天的时候,陈青青就已经不怎么在太阳村了,太阳村就留着她妈妈跟我照顾着几十个孩子,后来她妈妈也走了”,唐阿姨告诉记者:“然后2018年过年之前吧,我记得那天是中学期末考试最后一天,孩子们考完试后,陈青青用一辆面包车将孩子们连夜送到新建区栖霞的新场所去了,后续又陆陆续续来搬了几次东西。”唐阿姨回忆说,那天之后,村子里只剩下徐梓耀、她自己和两个侄儿。 “徐总(徐梓耀)曾经想再把太阳村开起来,也没成,后来我也走了”,唐阿姨坦言,至今南昌太阳村还拖欠了自己几个月的工资没付。

至于太阳村为什么会搬走?陈阿姨透露:“徐总他们在外面欠了好多债。”

回应:

缘何太阳村会关停?

陈青青:政府不让办了,自己已出来打工

对此,11日,记者联系上徐梓耀,他告诉记者:“办不下去了”,紧接着就挂断电话。

随后,记者联系上几年前曾更多代表太阳村出现在公众面前的陈青青,“国家不让办了,现在有精准扶贫了,孩子们的温饱解决了”,陈青青告诉记者,2017年3月外地曾有寄养机构出事,此后政府就不让集中寄养了,因此蒋巷太阳村当年7月就关停了。她表示,目前,自己也已经出来打工,孩子们都送回家了。

至于太阳村关停是否与负债有关,对话中,陈青青并未正面回应这一点。

蒋巷镇民政所:

因多人上门讨债打砸,拒不整改而关停

“我们从未因外地机构出了问题而让她(陈青青)停止开办太阳村”,对于陈青青的说辞,记者咨询了南昌县蒋巷镇民政所一位黄姓负责人。据其介绍,蒋巷太阳村主要是由于没有消防设施、男女混住、大小混住而被取缔的。此外,“我们给他们下过两三次整改意见,都没有整改,”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其不具备经营条件,再加上“他们在外面欠了好多债,涉及到好多方,当时急于取缔的原因之一也是很多人到太阳村讨债打砸、涂漆、威胁,我们怕影响到孩子。”据介绍,2018年初,蒋巷镇主管部门对南昌太阳村进行取缔关停,并要求其妥善安置寄养孩子,本地送回家居家抚养,外地的送回原籍,本地孩子由当地政府承担相关抚养事宜,副科级领导每个人都负责一个,跟孩子所在的村委会去联系、衔接。

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其实,政府每年都会给南昌太阳村组织捐款,还有很多爱心人士过来捐款捐物,“但他们的经营状况……我们也不知道怎么会走到这一步”,他坦言。

未来:

那些寄养的孩子如何安置?

蒋巷镇本地孩子已由政府办理低保回归家庭

多数不符合“事实孤儿”补助政策

曾经无偿代养“无人管”孩子的太阳村关停,最让人牵挂的还是那几十个“无人管”的孩子,他们有些是服刑人员子女,有些则是无人抚养或像辉辉三兄弟这种家人因各种原因无力抚养的“事实孤儿”,他们未来将何去何从?去年秋天,江西发文称2020年1月起对符合要求的“事实孤儿”进行每月每人不低于950元的生活补助,这些孩子符合申领要求吗?

蒋巷镇民政所黄姓负责人告诉记者,曾寄养在南昌太阳村的10个蒋巷镇本地孩子,有父母的已送回父母身边,没有父母的联系了他们的叔伯收养,政府都为其办理了低保,每年年底还会有一次定额补助。但遗憾的是,多数孩子并不符合“事实孤儿”的申领要求。

无独有偶,对于辉辉三兄弟的情况,新建区流湖镇民政所邹主任也坦言,三兄弟也无法申报“事实孤儿”补助。根据他提供的相关政策文件,记者看到在如何认定“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相关条款中写明:系父母双方均符合或一方死亡或失踪、另一方符合重残、重病、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联情形之一的儿童。(重残是指一级二级残疾或三级四级精神、智力残疾;重病根据当地大病、地方病等实际情况确定;失联是指失去联系且未履行监护抚养责任6个月以上;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或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是指期限在6个月以上;死亡是指自然死亡或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失踪是指人民法院宣告失踪。)而辉辉这类母亲还在世只是因经济条件无力抚养的孩子显然不符合这一政策。

“考虑到孩子的家庭状况确实困难,我们会给他们提高低保标准,大概每人每月能多100多元的补助”,邹主任告诉记者。

(为保护孩子隐私,文中涉及寄养孩子都为化名)

中国文艺家杂志-在线征稿【官】

科教导刊期刊官网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邮箱

时代报告

科学咨询官网

海峡科技与产业投稿

运输经理世界版面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