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lingharbor世界杯疫情下的
“国内出现疫情了。”朋友微信群里出现了提醒:“赶紧刷刷YouTube看看。”彼时的我们还沉浸在疯狂的澳洲圣诞节折扣季中。那一天应该是12月中旬。那时候的我们对疫情没有概念,以为只是某些地方新闻,过几天就控制了。只是我们不知道,这一次的空穴来风,烟雾弥漫,有多少人在“硝烟”丧生,又有多少人因此改变了人生?
疫情下悉尼Darling Harbor,一篇萧瑟
口罩,你买到了吗?12月23日,国内宣布武汉封城,我们才意识到这次事态非常严峻。朋友圈满屏疫情消息,YouTube也是各种夸大的疫情视频。紧接着,疫情地图出来了,每一天数字都在上涨,从几十到几百到几千如同弹指之间。那几天几乎天天叮嘱家里人不要出门。几乎所有海外华人都忙着买口罩和各种消毒用品,以至于悉尼市区几乎所有药店都没有任何口罩和消毒用品了。
谢谢同甘共苦的华人朋友们,无偿在街头派发口罩,解决了一些燃眉之急。但一盒50个的口罩,远远不够家人所需。我还记得那天特别热,车内温度已超过40度。我们开车差不多一个半小时,终于在周边的一个小镇看到了口罩。那个地方的口罩竟然还很多,都是蓝色的医用口罩,有独立包装,也有十个一袋包装的,满满一大桶。我们二话不说就买了5袋。结账的时候营业员也很惊讶,还问我们为什么买这么多。那时候蓝色医用口罩的价格是14.95澳币一包,有10个。然后我们又买到了鸭嘴形的n95。一盒30个,一个是6.5刀。那时候还有很多,我们只买了一盒。虽然很多华人都在积极采购物资往回送,但我们考虑了一下,还是没有这么做。一来,已经有很多机构集体采购往国内送了。而来国内是口罩及医疗物资的生产大国,之所以缺乏,主要原因是过年期间工人放假无法及时到岗生产,一旦复工,迎刃而解。而澳洲并非生产国家,所有物资都是从中国进口的。澳洲本地口罩销售的数量其实并不是太多,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口罩都买了,当疫情到达澳洲,本地人肯定“抓瞎”了。彼时澳洲人都认为新冠是从国内传过来的,再把他们的物资都买光搬回国,显然也有损国名。权衡再三,按量所需,多给本地人也留一点物资。毕竟谁也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回来。而,肯定回来。
悉尼的药房,口罩被抢购一空
春节过后,陆续有国内回澳的华人。新冠病毒随之而来。在此之前,我们买菜做饭、购物、娱乐,80%都是去华人区。而那段时间,我们最不敢去的就是华人区。病毒当前,人人自危。华人区也是最先戴口罩的区域。幸运的是,返澳的华人都很自觉,自觉隔离,以至于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一直停留在4个人。疫情在澳洲,难道会是虚惊一场?
戴口罩,还是不戴口罩?两种观念的深度碰撞爆雷时,没有一块碎片是无辜的。我们在澳洲每天刷新微博,油管看国内的抗疫进程。深深被国内快刀斩乱麻的专业所震撼,所感动。我们单纯的以外疫情大概就在国内戛然而止了,不会在澳洲爆发,事实上,是我们盲目乐观了。
随之疫情在伊朗的爆发,紧接着向韩国、意大利等欧洲各国,可怕的新冠向全世界蔓延。作为移民国家,伊朗、韩国、意大利都是主要移民构成。终于,第4例、第5例新冠患者从伊朗人开始。更可怕的是,很多伊朗人回澳并没有做到自觉隔离,而是头天回,第二天就上班。他们在澳洲主要从事护理工作,尤其是养老院的护理,养老院成为最先爆发的地方。回想2月初日本对“钻石公主号”的“无情”隔离,让以美为首的欧美国家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评头论足了好一番。事实上正是因为日本的“无情”才成功阻止了一波高风险疫情的席卷。同样的邮轮,3月19日红宝石公主号邮轮靠港悉尼,因为疏漏,成为新冠病毒横扫全澳的开始。
华人区到这时候反而成为最安全的地带。因为华人们早就通过国内新闻了解了新冠的可怕,也早就有了防御意识,早早戴上了口罩。口罩,成为我们保命的唯一利器。
小时候,父母让我们戴口罩,因为天气冷为了挡风。打扫卫生要戴口罩为了健康。后来沙尘暴来了、雾霾来了,我们已经习惯了不能不戴口罩的日子。戴口罩是阻隔有害病菌进入体内的好物件儿。可西人可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口罩就是个“倒霉蛋儿”。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只有生病才需要戴口罩。不是为了防御别人,而是为了阻止自己将病毒带给别人。生病,不应该出门,应该自觉在家隔离。换言之,戴口罩是生病的标志。所以他们不愿意戴口罩,不愿意让别人误以为自己有病,更不愿意让别人以为自己有病了还到处乱走,传染别人。
对于口罩,他们一开始不是拒绝,而是强烈拒绝。终于,疫情中不断攀升的死亡病例将这种观念彻底打破。慢慢的,看见越来越多的西人戴上了口罩,甚至是手套,尤其是老年人。正如我们之前所设想的,一旦疫情爆发,口罩数量不一定能满足本地需求。很多人不是不戴口罩,而是买不到口罩,尤其是老年人。大概也是因为澳洲政府不断宣传不需要戴口罩的理念,才将这场种族矛盾降到了最低。事实上,当华人将药房口罩及卫生用品抢购一空寄回国的时候,西人也是看在眼里的。也就有了后来华人青年戴口罩被西人青年殴打的事件。
疫情全面爆发,我们决定不回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边看着国内10天完成火神山医院,一边是澳洲政府鼓励大家不用戴口罩。当数字不断攀升过千时,澳洲才勉为其难的对伊朗、意大利、韩国等国的实施旅行禁令。可是旅行禁令早已挽救不了已经扩散的态势。此时,最大的疫情地已经转移到了美国,对待美国,澳洲是没有任何办法的(你们懂的)。还记得国内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华人从国内“逃”回澳洲。最开始的澳洲撤侨计划竟然是自费,到圣诞岛隔离后再自费回家。最悲剧的当属留学生,尤其是对中国实施禁令颁布的同时,很多留学生正在太平洋的上空。落地即是遣返。而终于通过第三方国家待满14天回澳的朋友们,还没有晒到澳洲的太阳,就又开始折腾回国了。
朋友A刚从泰国转回澳洲。据说玩14天玩到了生无可恋。谁知道前脚踏上澳洲国土,后脚疫情就来了。写满了满世界躲疫情,始终躲不了的无可奈何。
朋友B作为一名孕妇,对于疫情更是恐慌之至。据可靠消息,澳洲本地医院的医生都是不允许戴口罩的。不戴口罩就意味着人传人的高危。每次去产检都感觉在生死边缘徘徊,心态彻底崩了。于是决定回国,订了4月回国的机票。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3月26日,澳洲禁止公民和PR出国。PR出国视同放弃永居。听说,那一天的机场是无数人如同生死般痛苦抉择。
朋友C在禁令颁布前一周回到了国内。然而旅程并不那么愉快。全程10几个小时不摘口罩,不吃东西,不上厕所。到了国内海关,排队检查,这一排又是10几个小时。这不吃不喝不睡的20几个小时,大概是她人生中最难过也是最难忘的时刻了。
而我们从一开始就放弃了回国的打算。正如张文宏教授所分析的,疫情不是一时半会能控制住的。回国,一年半载就别想回澳。工作怎么办?房贷怎么办?当然,最主要的问题还在于,那时候最危险的地方实际上是整个旅途。因为谁也不知道你的前后左右哪一位旅客是带病体,甚至他自己也不知道。这就好比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在哪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相比之下,原地不动,反而是最安全的。当然,我们也不想受那份罪。所以最终,我们选择囤好物资,原地不动,不回国给祖国添麻烦了。
好在,国内疫情逐渐好转,物资也很充沛。之前寄回家的口罩,又原封不动寄了回来。我们也收到了来自祖国家乡给我们寄来的口罩。非常感动。
来自祖国家乡的口罩包。满满一大箱子。
买不到的卫生用品,都可以在华人微信群里购买。品类齐全,价格也很实在。不仅如此,华人微信群还有各种包括超市采购群、甜品群、食材群、水果群等等。基本上不用出门都可以通过群购买,有的直接送到家门口,有的是群主负责本区域采购并派送。为了囤食物,冰箱成了最畅销的家电。有战斗经验的华人,从来不缺任何防御物资。然而,万万没想到,最抢手的不是口罩,不是罐头,而是卫生纸。
所有超市全部扫空,为抢卫生纸打架的视频,以及卫生纸恶搞视频可能大家都见过了吧。没有口罩文化的西人为什么选择卫生纸?要知道卫生纸是澳洲自产自销的,是怎么也不能会缺的。大概是因为卫生纸比较大,能带来安全感吧。这大概是整个疫情期间最逗趣的风景线了。
超市卫生纸区域的货架
当人数突破1000的时候,悉尼著名的邦迪海滩竟然人满为患。热爱沙滩冲浪的澳洲人,对新冠一笑置之,当成禁令之前最后的狂欢,以至于澳洲不得不将禁令升级。澳洲人啊,你们可长点心吧。
疫情,隔离了人,但隔离不了爱3月的最后一天,澳洲升级第四阶段禁令,包括:无特殊原因不得离开家,尽量减少访客,保持1.5米社交距离,一个平方不能超过4、
等。1.5米社交距离成为最为有效的防疫措施。全澳商店精确卡位,做好标记,生怕收到数千澳元的罚款。警车也开始四处巡逻。出门兜风?罚款!没有1.5米距离,罚款!......终于,澳洲人老实了,都乖乖家里蹲了。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实打实的罚单比较给力。新冠吓不了人,但罚单可以。
所有商店都标注1.5米社交距离
商场关门、餐厅关门、几乎所有企业关门。在家办公,亦或是,倒闭。澳洲失业率达到了顶峰。而就在宣布第一阶段禁令的前一周,我们拍了一套房。然后是过山车般的起伏,怕失业贷不了款,怕交房出问题......这是另外一个故事。
3月的最后,家里电话告知,90岁高龄的外公过世了。而我,根本没法回国。不能回国,回国了也得必须被隔离14天,赶不上葬礼。生离死别,是必然,也是无奈。
疫情之下,我们看到各种寒心的新闻,比如给新冠的错误命名,对华人的歧视和诋毁。我们依旧能看到各种暖心的新闻:比如华人送口罩给西人邻居,邻居主动剪草作为答谢等等。很多家庭门口依旧放着口罩给需要的人免费自取;很多邻居依旧会帮需要帮助的人免费采购......病毒当前,不管你是什么颜色的皮肤,可以幸免于难的,是相互的帮助和鼓励。少数的有导向性的新闻,并不能代表大多数有爱的人群。因此,诞生了风靡澳新的“猎熊”游戏,以及车队巡游帮小朋友庆生的温情画面。
禁令之下的“猎熊”游戏,给孩子们带来了少许欢愉
疫情之下,世界停摆。如同石崩,有的人看到的是石头碎裂的恐慌,而有的人看到的是石头裂开时的射入的光束。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疲于奔命的现代人。在这次疫情的停摆之际,重新思考人生,规划人生。疫情过后,重启人生,则是另外一个可以聊的主题。
今天,面对百年一遇的疫情,我们何其不幸。但换个角度,何其有幸,我们一同见证、经历并走过了这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
祝大家一切安好。待疫情过后的歌舞升平,看桃李山花漫天。
- 2025-05-13御景豪庭里养多少狗盘点御景豪庭配套资源价
- 2025-05-13别人养狗我也养狗什么意思男人养猫和女人养
- 2025-05-13把狼当狗养的小女孩动漫狼与小女孩的故事原
- 2025-05-13在房间怎么养猫和狗用什么方法才能在家里即
- 2025-05-13沉浸式养猫玩沉浸式养猫今日份猫碗分享好物
- 2025-05-13高层养猫养哪高层养猫封窗封阳台是必须的吗
- 2025-05-13绅士修养猫狗现在连宠物喵咪都这么文明礼貌
- 2025-05-13家庭多人养狗的标准是多少居民反映有人在家
- 2025-05-13switch装修家Switch多人本地游
- 2025-05-13成都松鼠家装修公司怎么样装修常见问题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