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自动贴标机

32平米卧室怎么装修32小宅摒弃一室一厅

2024-06-19 来源:李子资讯

大家都知道,上海的房价是寸土寸金,尤其是一些面积较小的老公房多的不计其数。给人的第一映像就狭小、闭塞,压得人喘不过气。这次我们要介绍的案例,改造前就前面形容的那样,套内面积仅32㎡的小宅。

但有房已经不易,岂能让生活再糟糕下去。于是夫妇俩请来设计师,改造后并且一室一厅的格局,32㎡的房子里仅摆摆放了7件成品家具,反而装出了“神仙颜值”,一进屋笔者都被这套房子圈粉了,废话不多说,晒晒!

首先我们来看看户型图的前后对比,手枪户型,进屋是厨房,全屋采光差,空气不流通。实用面积32㎡,建面不详。

设计亮点:并且原有一室一厅格局,让公共区全开放,并利用U型动线,打造超强储物、功能化一体式起居室。

改造前入户

一进屋巴掌大的位置,小的可怜,还要做一个独立的厨房,显得油腻又闭塞。

入户3D规划

适当拓宽原先门洞,通过顶面弧形设计,改善入户的闭塞感。用鲜明的部分撞色,打造让人一进屋就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

广角相机拍摄

左侧依旧保留厨房的功能,一字型设计,保证最基本的,洗切炒动线,从右至左(灶台未入镜,可在下张图查看)柜门全部采用白色的隐形门,内置弹簧器按压开关门,看上去极简舒适,过人的时候也不会担心被拉手磕碰。左侧橱柜的最右侧,嵌入一台红色小冰箱,上面作为咖啡区和蒸饭区,功能强大。右侧靠窗户下面是石英石的吧台区,下面摆放吧台椅,可变餐厅,中间留出过道进出门,不会影响动线。

站在屋内看门厅厨房,可以清晰了解到橱柜的布局。左侧是吧台延伸过来的鞋柜。

原先是完全没有空间定制这组鞋柜的,都得益于拓宽的拱形门洞,让过道左右的布局可以合理配比,鞋柜右侧是到顶的深蓝色隐形柜门,左侧是带有推拉功能的镜子门,平时打开卫生间,镜子门就移动到右侧的鞋柜去,重叠利用空间,减少平开门占用浪费的面积,还能当全身镜用。那么右侧这里就是厨房转角过来的卫生间干区了。

干区的下半部分墙砖,和台面以及地面基本是一样的水磨石材质,细节之处用金属边条做了一些收口和衔接,会显得复古又轻奢。悬空的洗手台,下面用黑色金属边框作为一定的承重隔断,显得石材台面变得更为轻盈有层次感。弧形边角的浴室镜,球体镜前灯,都非常漂亮精致,洗手台右侧恰好是一个梳妆台,

左侧镜子门推开,就是卫生间,左边是干区马桶区,壁挂式的马桶卫生死角很少,地面装有单独的地漏,平时这里都是保持干燥的,偶尔可以用淋浴清洗冲水,没有死角。左上角还定制了一组额外的柜子,可以存放不少备用的卫生品。右侧就是一个独立的浴缸区,可泡澡可冲洗,平时用浴帘隔开。墙排背后的凹槽,摆放一个小挂画,或者香水瓶,增加生活的仪式感,小小的卫生间也很温馨。

现在的客厅称之为起居室,舍弃了看电视的功能(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家都不看电视了)更偏多样功能化。原先入户门,正对着卧室门,非常突兀。改造后,在卫生间门口的位置,正好给正对着的卧室门,打造了一个彩色镜面玄关隔断。

这组玻璃隔断的造型其实来源于维尼熊,女屋主是个熊熊控。家里有超多类似的布偶玩具,左侧原本是电视墙的区域,现在被改造成了一整排的收纳空间,也兼备过道区,上面的隔板都是女屋主的各种珍藏,墙面和柜体采用不同深浅的雾霾蓝,打造视觉共融的收纳空间,即便柜子很多也不突兀。

镜子隔断背后是一沙发区,目前仅买了一组沙发,可以用来休息看书,可移动的小边几,可以摆放杯子,给手机充电。

换个角度看洗漱区。

沙发左侧就是卧室了,为了保证采光的最大化,卧室用了一半的长虹玻璃隔断,里外之间还做了一个高低差,多出来的台阶以及右上角的收纳隔断可以摆放屋主的珍藏,同时地面如果放上豆袋,还可以瘫在上面休息。亮点的是插座的设计,都很齐全。

另一侧是转角过来的书桌区。可以临时办公,因为玻璃隔断的缘故,白天也不用开灯。长虹玻璃透光不透影,如果我是比较乱,从客厅也看不出来,缓解尴尬。

布局非常合理。

卧室区,其实也是很小的。通过抬高的设计,就不需要买床了,节省了一件家具,铺上床垫整个卧室都可以光着脚踩来踩去,很自由很舒适,大大减少了床架的束缚。

没有大大的床头,可以用抱枕代替,便宜又舒适自由。

床对面是打通后的阳台,主要用来洗衣,和扩充卧室空间。至于晾晒不担心,老房子都在屋外有挂衣架。

改造前的卧室

从这里就可以看到窗外的晾衣架啦。

左侧是一排到顶的大衣柜,依旧是采用了白色隐形门的设计,看着顺心不突兀。平时敞开卧室的玻璃门,整个房子都是通透的,摒弃了之前标准的一室一厅格局,现在反而装出了“神仙颜值”,尤其是屋内的高级配色,让人舒服,隐形门的设计减少压抑感,这么充足的收纳,也不怕小户型的储物功能不够用了。(本案图源:本小墨)

七件家具:2个吧台椅、1个化妆椅、1个办公椅、1个沙发,一个小边几,一个床垫。

汽车画刊官网

人才资源开发

化工管理编辑部

东西南北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