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工频式ups维修天堑变通途奋进新时代
——新中国首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发展巡礼
■本报记者 唐 茹 本报通讯员 杨 超
这条铁路,为“一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毛泽东主席曾在题词中指示努力修筑;
这条铁路,第一次贯通西北、西南地区,打通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天堑”;
这条铁路,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是新中国建成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这条铁路,就是已通车61年的宝成铁路大动脉。至今,它仍是全国连续30‰最长大坡度、曲线半径最小的铁路,在我国铁路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秦蜀古道第一条铁路大动脉
秦蜀之间,有秦岭、巴山相隔。从殷商时期开始,先民们凭借智慧与坚韧,在万仞千峰中开凿出一条条道路,经不断修缮,逐渐形成了连接秦蜀两地的古道。这些古道曾“险栈排云”,崎岖难行,在退出近代交通舞台后,因独有魅力至今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为打通秦蜀两地间的交通“天堑”,铁道部以略阳为界,部署天成铁路(1953年更名为宝成铁路)第一、第二测量总队分南北两段勘测设计,后来又改由原西南、西北设计分局分工设计,1952年完成初步设计任务。
1952年7月1日,时逢成渝铁路通车,毛泽东主席题词:“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随后,天成铁路从成都端动工建设。
宝成铁路宝鸡至江油段地势险要,工程建设任务极为艰巨,中间横亘着秦岭、巴山和剑门山。铁路穿越上百座大山,蜿蜒在数以百计的深谷中,单填土石方就达6000多万立方米,如果高宽各按1米算,可绕赤道一周半以上。
今年91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刘文耀老人参加了当年的宝成铁路建设。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后,他被编入第六工程局秦岭隧道队修建秦岭隧道。他回忆道:“刚开始,我们连工作服都没有,安全帽是用柳条棍编的。整个秦岭隧道2360多米,我们一直干了2年多,到1955年底才彻底打通。”
宝成铁路建设过程中,著名作家杜鹏程路过灵官峡建筑工地,看到铁路建设者们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忘我劳动、舍身奉献,写下了《夜走灵官峡》,经《人民日报》发表后,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
历经5年艰苦奋战,宝成铁路全线开通,全长668公里,第一次穿越大秦岭,让蜀道“天堑”变通途。1958年元旦,宝成铁路全线通车典礼隆重举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贺龙元帅亲自剪彩,聂荣臻元帅和铁道部第一任部长滕代远出席。
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宝成铁路的建成运营,开了诸多中国铁路发展先河。
宝成铁路宝鸡至凤州段是全线地形最为复杂艰险的区段,如使用蒸汽机车,则牵引重量小、行车速度慢、运输效率低。为此,铁道部决定在该段采用电力机车牵引,开通初期暂以蒸汽机车牵引过渡。经过这样创新后,这段线路的坡度由20‰提升到30‰,缩短线路长度18公里,减少隧道12公里,既省了工程投资,又压缩了建设工期。
宝成铁路宝凤段线路91公里,电气化铁路设计文件曾两次委托前苏联交通部代为鉴定,最初按照3千伏直流设计,后了解到法国、前苏联和日本都已成功采用新的电流制,经过反复论证对比,铁道部确定改用25千伏工频单相交流制。这一决策大幅度减少了牵引变电所数量、降低了接触网能耗,使我国没有重走其他国家先直流后交流、先低压后高压的发展老路。
1958年6月,宝成铁路宝凤段电气化改造开工,郑州铁路管理局西安管理分局负责线路改造和大部分房屋建筑。1961年8月,宝成铁路宝凤段电气化铁路开通,使用25台法国6Y2型电力机车牵引。1966年11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宝成铁路全线进行电气化改造。
1975年7月1日,宝成铁路电气化全部完成,电力机车牵引功率大、启动速度快、爬坡能力强,大幅度提高了入川通道输送能力。以前,列车越秦岭上坡时,3台蒸汽机车牵引920吨;改用电力机车后,牵引2400吨,年输送能力由宝鸡至略阳段299万吨、略阳至广元段344万吨,提高到全线1200万吨以上。
宝成铁路全线电气化,标志着我国主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建成了第一条干线电气化铁路,也拉开了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序幕。自此以后,我国大力发展电气化铁路,成功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低吨位到重载的电气化铁路创新之旅。
宝成铁路宝凤段作为培养铁路电气化人才的摇篮,培养出了我国第一代电力机车乘务、检修和变电所、接触网等方面的运用人员。1976年5月1日,原宝鸡机务段高琨璞、胡学政、廖淑琴被批准任命为电力机车司机,成为我国首批电力机车女司机。
1978年改革开放后,宝成铁路经历了几次规模较大的提升改造。1999年12月26日,乘着西部大开发东风,阳平关至广元段复线建成开通,年运输能力和客车通过能力比过去提高1.5倍以上,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腾飞注入新的活力。
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运营61年来,宝成铁路以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人文魅力闻名于世。一批批“火车迷”辗转到这里,一睹著名的观音山展线,为熠熠生辉的“宝成精神”所折服。
从“炎帝故里”宝鸡出发,宝成铁路沿清姜河谷盘旋,经过任家湾站后,以30‰的坡度上升,从杨家湾站开始,接连形成2个马蹄形,在观音山站向南转弯,以第3个马蹄形穿越高山群脊,在枣园沟与灯台沟以“∞”形回转360度。就这样,群山峻岭间形成了3层铁路重叠回旋上升、高度相差800多米的建设奇观。当列车上秦岭时,3台机车“齐心协力”前拉后推;下秦岭时一路刹车,车轮与钢轨摩擦生热,迸溅出四射的火花。
宝成铁路从一诞生,就交织着鲜血与汗水、苦难与辉煌、光荣和梦想。
由于建设年代早和自然环境所限,宝成铁路自通车运营以来,频繁发生的地质灾害给行车安全带来严峻挑战。61年来,一批批旅客坐着火车上秦岭、下秦岭、走南闯北的同时,也见证了铁路人养护宝成铁路的忠诚和艰辛。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宝成铁路109号隧道上方山体坍塌,砸毁多处棚洞,通往地震灾区的运输生命线被迫中断。西安铁路局2000多名抢险人员连续奋战12天,使109号隧道提前7天恢复通车。
2010年8月19日,多日降雨导致宝成铁路德阳至广汉间石亭江大桥倾斜,行至该处的K165次列车紧急停车,第二乘务组40多名职工雨中抢险,有序组织1300多名旅客撤离,创造了无一人伤亡的抗洪抢险救援奇迹。
2018年7月12日,连日降雨后,宝成铁路白雀寺隧道上方的猫儿山出现滑移式连续崩塌,一夜之间,塌方7.5万立方米,隧道北口被掩埋,泥石覆盖线路,接触网等设备受损,西安铁路局千余名干部职工风雨兼程,日夜鏖战16天抢通了线路。
61年来,为保障旅客安全和铁路畅通,在宝成铁路沿线,先后涌现出了赵定国、冯志敏、胡宝昌、田文玉、易兰芬、柴桦林、黄伟等一批英雄模范。他们用赤胆忠心甚至是生命铸就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宝成精神”,成为激励人们不断向前、砥砺奋斗的精神财富。
2018年1月,宝成铁路成功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这条见证了新中国铁路建设历史变迁的大动脉,将继续鼓舞一代又一代铁路人在新时代谱写出新的发展乐章。
- 2025-07-033个经典的中医助孕小偏方育儿
- 2025-07-03过敏性鼻炎会出现什么症状过敏性鼻炎发病后
- 2025-07-037类病易与痔疮混淆直肠癌多会便频增多
- 2025-07-03患病不可误信偏方秘方
- 2025-07-03提臀瑜珈的动作介绍提臀最有效的动作
- 2025-07-03甲状腺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呢详解甲状腺炎的症
- 2025-07-03每一种情绪都可以影响内脏器官
- 2025-07-03寒露时节衣食住行全攻略
- 2025-07-03短裙紧身短裤增加患阴道炎风险
- 2025-06-27家装装修材料采购推荐书老师傅装修不是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