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糯米香

飞机维修生去当兵飞机全科医生郭丙友工作4

2024-05-11 来源:李子资讯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王渝凤 毕克勤 实习生 蔡红梅 摄影报道

“这是我在维修运-5飞机的照片,我真的喜欢飞机。”

“摸着的感觉不一样。放飞的指令一发,就意味着手里掌握着万斤重的安全重担,只有飞机平稳落地了,这个担子才算是卸了。”59岁的郭丙友,话音还保持着他故乡东北的直爽劲儿,对工作也有独特的表现:严谨、专注。

郭丙友是重庆航空公司飞机维修工程部主任高级工程师,即将退休的他没想到在自己工作的40余年时光,会见证中国民航的高速发展,“如果说时光能留住些什么,我想我修过的飞机,就是对中国民航发展最好的印证。”

检查发动机

飞机维修绝对不能有万一

同事们都喜欢尊称郭丙友为“郭老”,这个老,与年龄无关,却与他资深的维修经历有关。

1978年,郭丙友参军入伍,在朝阳二十二飞行大队机务中队学习并从事飞机维修工作。1981年,从部队退伍后,郭丙友留在朝阳二十二飞行大队。这个大队,就是当年赫赫有名的中国北方航空公司的前身。

尽管北方航空公司是民用航空,但在当时飞机其实还停留在运-5、麦道MD-82、安-24等苏制飞机时代,飞机乘坐感和舒适感都无法和现在媲美。

“那些老飞机不像现在的飞机,全部有维修手册,那会儿修飞机全凭经验和技术。”郭丙友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他还记得,有一次一架运-5飞机需要维修,打开飞机发动机一看,一颗没有拧紧的销子飞了出来掉在发动机旁,甚至打坏了几片发动机叶片,看着里面的场景,大家捏了一把汗,“天,这要是在天上,后果不堪设想。”

郭丙友深知,自己的这份工作,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就必须保持零失误的目标,这也是他后来对自己徒弟的要求:飞机维修,绝对不能有万一。

当年修理螺旋桨发动机(受访者供图)

当年维修的大多是小飞机(受访者供图)

6个多月时间攻破语言难关

不许飞机带病上天,是郭丙友及同事工作的原则和底线。郭丙友笑说:“咱这份工作,谁来催促也没用,安全说了算。”飞机维修员其实更像是飞机的“全能医生”,要对飞机进行全方位的“望闻问切”,确认飞机状况健康后,再放行。

如何才能放行?郭丙友说,小到飞机上的一颗小螺丝,大到发动机故障,都需要他们及时且认真的处理好。

重庆航空飞机维修工程部总经理张丰介绍,“2007年,重庆航空机务系统成立到现在,郭丙友展现了自己在飞机维护检修方面的绝对优秀和权威。”这一点,令许多年轻后辈都不得不佩服。

在郭丙友的工作间,有一本中文翻译的空客飞机维修手册,但郭丙友说,这本册子只能作为参考,飞机维修一切以英文记述为主。于是,40来岁的他从一个英文也不认识,到没事儿的时候就开始记和背:Airworthness Directive是指“适航指令”,表示试航当局颁发的为保证飞行器适航的通知,强制执行;“Service Bulletin”是指“服务通告”;“Service Letter”是指“服务信函”;“Service Information Letter”是指服务信函。

成千的单词,而且又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单词,对于人到中年的老郭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但一想到安全这条线,什么事儿都能挺得过去。为克服上述难关,郭丙友随身携带一个小笔记本,看到不认识的单词,就随手记录下。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用了6个多月的时间,攻破语言难关,生生啃下了飞机改装这块“硬骨头”。

当时,与郭丙友同期学习飞机改装的机务人员约有200名,这其中大部分都是20岁-30岁左右的年轻人,最终却只有不到30%的人通过。当记者问起学习这么专业的术语有什么秘诀时,郭丙友轻松一笑:“哪有秘诀!天天见,自然就熟悉咯。“

检查维修记录

抽查驾驶舱设备运行状况

成为这个行业的“全科医生”

回忆起从事飞机维修工作40余年的经历,郭丙友的云淡风轻也浓缩成了对这份工作的专注如一。“维修飞机的核心思想就是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以前维修不会限定时间,差不多就放了。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有故障之后飞机会自动显示。例如A320系列会直接显示错误码,维修人员根据这个码来排故障,只有故障彻底排除了,故障码才会消失。”

如今大家把维修飞机的师傅叫做整机放行工程师,因为每一个型号的飞机技术性都特别强,所以要维修不同类型的飞机,还必须获得相应机型的维修资格。

郭丙友告诉记者:“机型不同,维护项目也不相同,飞机维修人员要持执照,要想获得执照要经过笔试、口试和实操考试,经过这三关后可获得基础执照,具备放行能力。但是要想修飞机,还要学机型执照,学一种,局方签一种。”

从安24、运-5、运-7,到欧美飞机麦道MD-82、MD-90,再到后来的A300、A320、A380等空客系列,中国民航发展过程中的客机机型变化,也是郭丙友事业历程中面对过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成就了郭丙友成为一名为飞机诊治一个又一个“疑难杂病”的“全科医生”。

当年维修条件简陋(受访者供图)

11年来节假日几乎都去外地跟班

这些年,随着航空公司增开一些支线机场航线,郭丙友的任务也走了出去。张丰告诉记者,维护飞机的安全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其中一部分是跟班放行,另一部分是异地驻站放行。每逢春运和暑运,跟班放行和异地驻站放行的任务就多了起来。在机务系统,由于整机放行人员有资质的人不多,而郭丙友家里孩子已成年,相对需要谈恋爱、结婚、生小孩的后生晚辈来说,时间要空闲一点,遇到这样的时候,郭丙友总会第一个顶上去。

从2007年~2018年这11年的时间里,逢年过节的时候,几乎只要是有需要外地跟班运行的维护安排,郭丙友都会飞行在蓝天上。如果当天只有一个航班(本公司)落地对方机场,这个时候的任务叫跟班放行,航班抵达对方机场后,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郭丙友发出放行指令,飞机才具备起飞的资格。而如果该公司有多个航班当日都要抵达对方机场,这时老郭就需要在对方机场住上一天,确保每一个落地飞机都安全检查完后,才能逐一放行。

当记者问郭丙友逢年过节时总是不能与家人团圆,是否感到遗憾时,郭丙友笑笑说,其实也想跟家里人团聚,乐乐呵呵的,但是自己年龄大了,想让更多的年轻人在过年过节的时候陪着家人。看似简单的话语,却道出了郭老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回顾这些年的工作,虽然辛苦,但郭丙友对这份工作充满了热爱。对于不能回家过年,郭老说,为了保障飞机的安全、旅客的平安,自己的责任重要,必须坚守岗位,辛苦点也是值得的。

仔细检查起落架

郭丙友说,飞机维护最重要的是责任心与细心。

记者手记:

把安全这份重任看得高于一切

郭丙友学修飞机是在部队,有师傅教。他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傅当时给他们说的话是:“飞机飞出去,就上了高空,只能一万,绝不能万一。”所以,确保飞机的一万个安全,就是他工作几十年来唯一的重任。

1978年入伍开始,郭丙友就在学习并从事飞机的维修工作,40余年的时间,经他的手维护的机型从运-5、麦道MD-82、安-24到空客A300、A320系列飞机,工作场所从简陋的机场到现代化机场,他从未出现过一起安全差错。

40年来,郭丙友及千千万万像他这样的飞机维修“全科医生”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让中国的航空事业添砖加瓦,为保证旅客的安全出行尽职尽责,用辛勤的汗水保障每一架过站飞机的安全,保障航班每一次的安全起飞与落地。

后来,郭丙友又带徒弟,他对徒弟的教诲依然如初。

他说,既然我收了徒弟,我就要传授业务知识、精神作风,这份对安全特有紧绷的弦,一刻也不能松。

安德森医院中介服务怎么样

赴美治病的中介服务机构

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在哪

安德森医院中介服务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