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银行理财银行理财产品该赎回还是持有
“大半年的收益在11月份全部跌没了,低风险理财产品怎么也会亏钱呢?”在北京某出版社工作的林女士最近比较烦恼,她上半年在交通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不仅收益全部亏完,本金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吴先生也很郁闷,他9月中旬买了30万元的华夏银行某固收增强类理财产品,2个月到期开放后,共亏损了1200多元。
林女士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她的理财观念比较保守,所以一直购买的是低风险类理财产品。“没想到进入11月后银行理财产品突然暴跌,感觉比基金股票的波动还大,现在已经将手机APP上将所持有的理财产品赎回,改成了银行定期存款。”
记者了解到,这是今年3月份理财产品破净潮后,理财产品又一次遭遇大面积亏损。根据方正证券的不完全统计,从10月末至11月15日,短短10余个交易日,市场上8000只固收类理财产品中有超过2600只净值下跌。从全市场来看,截至2022年11月20日,近1周总回报为负值的银行理财产品超过1.3万只,占比近四成,有2000余只理财产品跌破了净值。
面对剧烈波动的市场行情,和林女士一样选择赎回的不在少数。由于赎回客户太多,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触碰巨额赎回上限。例如,招银理财旗下“招睿活钱管家添金2号”“泓瑞活钱管家日开1号”2款理财产品近日均触碰巨额赎回上限,导致无法进行购回操作。
记者注意到,上述2款产品风险等级均为R2,属于中低风险类理财产品,产品投向主要为债券,其中固定收益类资产不低于80%,高流动性资产不低于5%。但从净值情况来看,上述2款理财产品净值已连续多日出现下跌。
据了解,银行中低风险类理财产品主要为R1级和R2级。
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认为,因为过去的银行理财产品估值大多采用摊余成本法,将产品的整体到期收益平摊到期限内的每一天,从而抹平了产品的短期波动。而且,过去银行理财一般是资金池运作,通过滚动发行等方式,使理财产品的本金、收益、风险在不同投资者之间发生转移,即使某一只产品出现了亏损,但整体上也能有收益。而在2020年6月资管新规落地之后,禁止了资金池动作,估值方法也改为以“市价法”计算产品净值,因而产品净值变化明显。
“这也是银行理财产品真净值化的体现。”在黄晓旭看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受投资标的行情影响,将是未来理财产品的常态。
面对理财产品持有人的焦虑情绪,多家理财公司发文提醒称,应理性看待净值波动,拉长投资期限,用时间来换取收益空间。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也在日前举行的2022年金融街论坛上表示,最近由于市场看好经济恢复前景,债券收益率有所上升,引发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这是市场自身调整表现,总体风险可控。
尽管有机构安抚和监管喊话,但还是有很多人赎回了银行理财产品。那么,持有人到底该去该留?
黄晓旭则认为,资管新规全面落实以来,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已经到来,短期净值波动更为常见,投资者应理性看待。产品净值波动仅代表产品阶段性的运作情况,并不代表实际收益,要坚持价值投资,避免因恐慌而集中赎回引发“踩踏”,进而造成实际收益的损失。同时,要对既往投资方式进行转变,建议对不同产品进行搭配,顺应市场的不同变化。
专家表示,从长远看,如果要防止类似的情况再次出现,一方面要继续优化理财产品结构,另一方面要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帮助消费者逐步树立起理性的投资理念。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聂国春
编辑/裴莹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
<
- 2025-07-03徒手健身性价比超高的运动
- 2025-07-03耳鸣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耳鸣应该怎么办
- 2025-07-03警惕五种吃醋方法有害健康
- 2025-07-03冬季女性巧保暖留住健康与美丽
- 2025-07-03宝宝如何睡觉有益健康育儿
- 2025-07-03宝宝长高技巧利于骨骼生长的穴位按摩法育儿
- 2025-07-03老人逛超市时间不宜过长
- 2025-07-03大雪节气到注意保暖护阳气
- 2025-06-27家装修先后进场的顺序是一分钟搞懂装修顺序
- 2025-06-27兰州筑家装修公司兰州花甲老人研竹筑鸟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