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碟阀

知识背囊广播稿生活常识亚坤夜读丨兵生活分

2024-05-06 来源:李子资讯

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 每个新战士都面临着走、留的问题。走出去学技术或者下到老兵连。下连之日,也就是分工之时。

学技术对农村兵来说,有很大的诱惑,就算选取不了士官回去也有门技术。也有个别争着去养猪、种菜、看仓库的,原因之一就是养猪种菜入党、立功受奖的机会多。据说,早我一年的王兵就是抱着养猪种菜大有作为的理想来当兵的,且有了不平凡的创举。说是有一次连里的母猪病了,生命垂危之际,王兵毫不犹豫地给母猪来了个人工呼吸,母猪不知到底救活了没有,但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先是被整成事迹材料,从连里报到营里,再从营里报到团里,而后,又被团报道干事写成新闻稿件在部队“军营之声”广播里反复播放,一时王兵成了名人,他给猪做人工呼吸的事迹广为流传。

但考学是我的最大愿望,面对诱人的星星牌,我还是想为之一搏。背囊里装着我的高中课本,一个未圆的大学梦。

而到新兵下连时,看着一个个朝夕相处的战友,这个被司训队选走了,那个打起背包去了卫训队……一连两三天,新兵连的战友们一个个根据个人特长,经综合考量被分配到其他单位,心里那个失落啊,说都说不清。每次听到司训队来挑人,或是二班张兵打起背包准备到司训队报到,心里面那个急啊!虽然下连前一个星期,新兵连搞的都是正确对待革命分工教育,而且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道理也早已灌注脑海中, 可心里总有点那个。 不信,这事轮到你头上试试。

去不了司训队就去卫训队吧,去不了卫训队就去战斗班吧,咱也正儿八经是个战士吧,虽然目标是一降再降,但不如意的事还是降临在我的头上。指导员说:兵,手脚勤快,能吃苦,去炊事班吧!

想想吧,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一个未来的将军要给耽误了!入伍时的激情一下子降到零点!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滴枕上清泪,我不敢给家人写信、打电话。看到同来的战友,有的学司机,有的学卫生员,而我呢?越比心里越不平衡,越比心里越有气。当班长将背包往炊事班的床上一放,不听话的泪珠,早已夺眶而出。我心里想,一切都完了。

像许多战友的故事一样, 细心的指导员语重心长地给我讲,革命工作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况且,考学、学技术不是你个人说了算,组织上安排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一席话,让我清醒过来:原来,我所想的一切都只是为自己,绝对地站在个人立场上,而从没想到过我是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个人规划”应该服从组织安排。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不仅对炊事工作不那么厌烦了,而且还有点喜欢上它了。有时我坐在桌前,静下心来想一想,觉得干啥都一样, 干啥都能有作为。“在你改变不了环境的情况下,就只有改变自己……”,况且作为一名军人,组织需要的地方,就是我应该去的地方,就是建功立业的地方。从那 以后,我开始从工作中去寻找乐趣,而不是由乐趣去选择工作。这也就如同穿鞋,要结合实际,大了就会打脚。世上没有一项工作不艰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再平凡的岗位也能干出好成绩,谋得一番好前程。

有这样一则寓言,说的是一个人为寻找幸福的蓝鸟,在世界上到处奔波,但当他最终找到的时候,原来蓝鸟就在自家门口。也许最适合你的工作,就是你正干着的。

自动化应用杂志社

化纤与纺织技术期刊

科学与信息化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