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织布生活小常识绘本传统节日绘本推荐腊八
读中国故事,懂传统习俗,做自豪自信的中国人
亲切的生活场景,消除孩子与传统的距离感
美妙的家庭童话,展现传统文化的根脉精髓
身边的传统习俗,传递友爱慈孝的中华美德
在过去,没到腊月就会流传着一首民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是怎样的节日呢?今天是腊八节了呦!
现在,我们就带小朋友们通过绘本故事来感受我们中国的文化——腊八节,看过之后,不要忘记,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碗香喷喷的腊八粥哦~
农历十二月是腊月,腊八节就是农历十二初八。在杭州的时候,每年都会碰上灵隐施腊八粥,原来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摩尼成道日,是佛教盛大节日之一。
关于腊八节的传说还有很多,如朱元璋腊八故事,还有“赤豆打鬼”的故事,岳飞的故事、“懒汉”和“懒婆娘”的民间故事......
绘本推荐:《屋檐下的腊八粥》
推荐理由:
1.《屋檐下的腊八粥》通过童话故事向孩子介绍中国重要的节俗。。
2.通过故事,让孩子们感受每逢腊八节中国人都要吃腊八粥,腊八粥里包括八样东西:花生、绿豆、百合、黄豆、枣子、木耳、米仁和核桃仁,通过吃腊八粥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共享亲情和家庭的温暖。
3. 住在城市中的人们很难体会到这种节日的味道与快乐,绘画出了人们心中的思乡之情。
绘本推荐:《腊八节的故事》
推荐理由:
“勤”是中华民族推崇的美德,读书人要勤奋,比如“凿壁偷光”“悬梁刺股”;过日子则要勤劳,民间常常流传“懒汉”的故事,以训诫下一代,要想日子过得红火,一定要勤劳!《腊八节的故事》中懒汉叫“瞌睡虫”,懒婆娘叫“没底锅”,他们的父母非常勤劳,为什么封面上的两人穷困到要在地上找吃的呢?
喝粥过节引为诫。“瞌睡虫”夫妻在地上扫出各种杂粮,“哎哟哟,唉哟哟,扫把杂粮凑玩粥”,这就是最初的腊八粥,因为这个传说,家家户户每逢腊八都要熬杂粮粥,“用来提醒自己,珍惜好生活”,勤劳才能过好日子。
文字多次经过推敲和精炼,非常富有童趣。在《腊八的故事》里,有这样一段文字““瞌睡虫”觉得老两口太小心。他对媳妇儿说:“粮满仓,豆满仓,何必犯傻种地忙?”“没底锅”觉得老两口真啰嗦。她对丈夫说:“有单衣,有棉被,织布不如把觉睡。”听到这样好玩押韵的对话,哪个孩子会不喜欢呢?
民间生活画卷。绘本中的画面也十分有意思,现在的小朋友可能都看不到了,阅读的时候建议为小朋友讲解一下我们过去的民间生活。第一页有烟气袅袅,冒烟的是烟囱;通过烟囱看第二页,就是厨房灶台,以前用大灶,大多是两眼,灶台上的格子放调料,还会贴灶王爷;厨房的梁上悬几个挂钩,菜篮就挂在上头,菜篮旁边是竹木制的蒸架。第五页的爸爸在用磨刀石磨锄头;第六页的爸爸背着锄头、戴着斗笠、拎着水壶去田里务农,这是以前务农的装备,仔细看那个水壶,是个大黑陶罐,而上面白白的是碗,取水喝水都方便。
最为贴心的是,图书还在末尾附上了传统节日有趣的习俗,孩子们在听完故事,还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中国的节日,感受传统之美。
《香香甜甜腊八粥》
推荐理由
1.文字平实质朴,细节处体现爱的温情;画面充满北方乡村的冬日风情又不失童趣。
2.以欢乐温馨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引导孩子去了 解腊八节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3.读故事:既可以使孩子了解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又可以唤起孩子们的好奇,使他们在回味故事的过程中寻前探景、求解问疑、入境见真。
4.学传承:引领孩子换一个角度来看世界,通过祈盼、祷祝使他们幼小的心灵进入敬重、感恩这样涵盖着文化核心内容的高尚境界。
5.养爱心:故事中有关勤于做事、关爱亲朋、乐于助人的内容,可以使孩子们的爱心变得更强大起来。
以小女孩的视角,讲述了过腊八节喝腊八粥的故事。住在红柿大院里的小女孩一直在期待着腊八节的到来。到腊八节的前一天,她还帮着奶奶准备了许多用来熬粥的食材。腊八节一早,睁开眼就闻到了扑鼻的香气。中午,一大锅香香甜甜的腊八粥终于熬好了。绘本呈现出来的画面非常温馨,洋溢着淳朴的乡土人情。还有许多怀旧感十足的景象,如压水井、装粮食的的瓮、木梯、竹筐、簸箕、油灯等等。图画中还有许多小动物,多次出现了小老鼠的形象,可以让孩子数一数书中有多少只小老鼠,通过关注细节,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和阅读兴趣。
绘本推荐:《谷粟为粥和豆煮·腊八节》
推荐理由:
这本书可以让孩子在阅读中自然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阅读和知识双丰收!感受画面的丰富及浓浓的节日习俗:
1、图书融合水彩、水粉、年画、彩铅、丙烯等多样绘画形式,笔触细腻精致,既有南方白墙灰瓦、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又有北方大气开阔的景象;既有真实的生活场景,又有农业劳动生产的场景。
2、以儿童生活故事为主线,自然渗透节日习俗,有别于市面上常见的节日习俗和传说故事,让孩子在阅读中自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3、蕴涵多种价值:书名的中国韵味、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节日习俗的自然渗透、精美的画面、高质量的装帧设计,给孩子多元的体验。
这本中国记忆系列,腊八节的绘本从图画中就洋溢着浓浓的中国味道。以一个南方小男孩为主角,讲述了他们一家人来北方的外公外婆家过年的故事。通过外公外婆给小男孩讲朱元璋和佛祖释迦摩尼的两个小故事,了解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的民俗文化。最后全家人一起围在餐桌前喝腊八粥的场景,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人与人之间那种无法割舍的亲情味儿。
老话说“报信儿的腊八粥”。腊八粥是腊八节这一天最重要的食物。你可别小看这碗粥,怎么做,做什么,都是有讲究的。
现在的腊八节,基本上就四舍五等于是一个“吃货节”!在以前腊八这一天的习俗除了喝腊八粥做腊八蒜,还有陕西的腊八面、安徽的腊八豆腐、青海的腊八饭,说的我口水都要流下来了。那我们家乡都有什么习俗呢?
扩展阅读
1.学童谣,唱童谣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2.做特色的腊八粥
宝贝:通过看这些绘本故事,你会做了吗?这一份“腊八粥”的手工,就可以满足小朋友做腊八粥的愿望。在粥碗里,加入红豆、绿豆、黑豆、黄豆……美味的腊八粥就做好了,一边做腊八粥,一边还可以认一认放了什么豆、数一数有几颗豆。
我们不妨和孩子一起煮一锅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从挑选食材到熬制过程,让孩子们体会民族传承,感受质朴的人情,丰富他们对生活的体悟。
3.制作腊八粥图文手册
创设美工活动区,提供各种中国风的绘本图片和金山农民画等图片,鼓励幼儿用剪贴、涂画等方法制作图画,布置成“民俗风”画册。
4.录制中国传统节日故事集或VLOG
录制一些关于我国民俗的故事,让孩子倾听、了解,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5.识字,蕴含美好意义。了解中华文化的根脉精髓
拼拼认认故事中腊八食材的图片与汉字(花生、绿豆、百合、黄豆、枣子、木耳、米仁、核桃仁)。
6.赏梅花 画梅花
南方的小朋友,在家喝热乎乎的腊八粥,还可以赏漂亮的梅花。虽然天气寒冷,这个时节几乎百花凋零,有一种花,它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叫“梅”,有诗句“梅花香自苦寒来”,冬天一到反而是梅花独放的好时候。梅花开放,是先花后叶的顺序,所以小朋友只需要给梅花添花瓣,用手指按印泥,在树枝上点梅花,用红印泥就是红梅,用黄印泥就是腊梅,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祝大家腊八快乐!
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 2025-07-03塑身瑜伽怎么做塑身瑜伽要注意什么
- 2025-07-03白领女性营养失衡的养生调理方
- 2025-07-03醋泡黑豆缓解眼睛亚健康
- 2025-07-039种睡觉习惯会让你睡出病来
- 2025-07-03白细胞标准范围是多少白细胞的功能作用
- 2025-07-03有氧减肥运动能快速瘦身的有氧运动
- 2025-07-03百部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百部的功效与作用
- 2025-07-0320岁妙龄少女蜜桃成熟时挺胸做女人
- 2025-06-27家装修是不是越简单越好若再装修这6处越简
- 2025-06-27将宝格丽酒店装修风格搬进家上海宝格丽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