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乱世为什么两世就亡国了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乱世,为什么两世就亡国了呢?
隋朝结束了我国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建立了全新的大一统王朝,在历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强大的隋朝为何只存在了两代皇帝就早早灭亡了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篡夺北周帝位,建立了隋朝;589年,隋朝出兵平陈,统一了中国,617年,隋朝被李渊建立的唐朝取代。前后三十七年;如果从统一全国算起,则不过二十九年。
中国历史上,由分治而被一统的王朝,有秦的结束战国诸雄、西晋的结束三国、隋的结束南北朝、宋的结束五代十国。
614年二月,议伐高丽,三月至涿郡,八月班师。十月至东都,还京师,十二月又至东都。
615年五月,至太原,避暑汾阳宫,八月至雁门,被突厥围,九月围解,十月返至东都。
616年七月,到江都。618年三月,被宇文化及等杀。
他即位后,在长安呆的时间极少。除巡行外,他主要是在江都和东都。进攻高丽,是他执政期间的一个转折点。
自此,山东民众,即所谓“山东豪杰”开始暴动。613年,伴随着民众暴动的扩大,作为统治集团的高层人物,杨玄感起兵反叛。
这一年,隋朝政治急转直下,以615年隋炀帝被围雁门为标志,隋帝国的控制力大为减弱;次年隋炀帝到江都。最后的两年多时间,他一直呆在江都。
隋炀帝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攻打高丽,一直是学界众说纷纭的一个话题。按理说,高丽并没有对隋帝国构成实质性的危害。
对隋帝国构成实质性威胁的突厥,隋炀帝倒很理性,采取的是守势。我们认为,结好突厥,是为了震慑高丽;而攻打高丽,是为了威慑河北和河东。
607年、608年他两次巡行河套地区,612年、613年、614年三次攻打高丽,其真实的政治目的,始终是针对河北和河东。
河北、山东一直是成为中央政权却仍固守“关陇”地域性的隋王朝的假想敌。这既与关中的西魏-北周与东魏-北齐的长期征战有关。
也与隋文帝杨坚控制北周政治、尉迟迥起兵于邺(今河南安阳北),炀帝即位、其弟汉王杨谅起兵于并州(今山西太原)有关。
尉迟迥起兵,“北结高宝宁以通突厥,南连陈人,许割江淮之地”(《北史·尉迟迥传》)。尉迟迥起兵是在河北,但隋文帝颇以绛、汾为忧。
“尉迥之作乱也,高祖忧之,谓(韦)世康曰:‘汾、绛旧是周、齐分界,因此乱阶,恐生摇动。今以委公,善为吾守。’”(《隋书·韦世康传》)汉王谅起兵时,他的两位重要谋士是南朝梁的大将王僧辩之子和陈将萧摩诃。
王氏劝汉王说:“王所部将吏家属,尽在关西,若用此等,即宜长驱深入,直据京都,所谓疾雷不及掩耳。若但欲害据旧齐之地,宜任东人。”
(《隋书·文四子杨谅传》)无论正方、反方,都是从区域政治的对抗着眼来思考问题,利用或防范的,都是关东和江淮,尽管也许这种区域对抗在当时的实际政治生活中,并没有当事人想象得那么严重、那么大。
对隋朝短命的认识与理解,亦复如此。这也多少印证了那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名言。
- 上一篇:一天吃一整个菠萝会长胖吗
- 下一篇:唐太宗最宠信的重臣最终结局如何
- 2025-07-03美丽容颜应从五脏开始调理
- 2025-07-03党参的作用与功效党参作用党参功效党参药用
- 2025-07-03春季湿重专家阐说祛湿从何入手
- 2025-07-03面部表情过于丰富容易衰老
- 2025-07-03患痛风吃喝七注意
- 2025-07-03正常烫伤愈合过程图烫伤有哪些有效的治疗方
- 2025-07-03藿香正气水与十滴水有何区别
- 2025-07-03白领女性早餐要杜绝五种食物
- 2025-07-03茯苓的作用茯苓的作用
- 2025-06-27家装装修PVC板厂什么是pvc扣板p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