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结义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吗史料中是如何
桃园结义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吗?史料中是如何记载的?
对桃园结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演义》第一回的回目叫做“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桃园结义”是小说里刘关张的出场,是全书的一大关目,也是被读者津津乐道,被无数后人所效仿的一件盛事。
但大名鼎鼎的“桃园结义”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吗?
《三国志》里没有记载三人结义的事,而且看不出结义的迹象。《先主传》里只是说刘备“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关羽传》里说“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恩若兄弟”,毕竟还不是兄弟;《张飞传》里则说张飞“少与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兄事之”就是说张飞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关羽,既然是“像”,那就还不是兄长,而且没有提到刘备。
再看《关羽传》,徐州失守,关羽被曹操所擒后,曹操派张辽去试探关羽,关羽说:“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在这里,关羽称刘备为“刘将军”,并不是“大哥”或“兄长”。
还有,《刘晔传》记载,关羽被东吴杀害后,魏文帝曹丕问群臣:“刘备是否会出兵伐吴,为关羽报仇?”侍中刘晔回答说:“刘备和关羽‘义为君臣,恩犹父子’,关羽被杀害,如果刘备不能为他报仇,对关羽的恩义就不算全始全终了。”“义为君臣,恩犹父子”,身份是君臣,恩情像父子,关系很密切,感情很好,但不会是结义兄弟,如果是,刘晔就不会这样说了。
《资治通鉴》等史料也都没提到过“桃园结义”的事。
《三国志平话》里是这样写的:关羽是平阳蒲州解良人,生得神眉凤目,虬髯,面如紫玉,身高九尺二寸,喜读《春秋》《左传》,每每看到乱臣贼子,就心生怒气。本县官员贪财好贿,残害黎民,关羽一气之下把县令杀了,而后亡命逃遁,跑到涿郡。
涿郡本地人张飞,身高九尺,声若巨钟,是大富人家。这天,他正站在自家门前,正好看见关公走过。张飞见关羽状貌非俗,就施礼问候。关公便把自己的事告诉了张飞,张飞觉得关公有大丈夫之志,就请他到酒店共叙。
这时,恰逢刘备卖完草鞋后也来酒店中吃酒。关、张二人见刘备的形貌有说不尽的福气,关公就向刘备敬酒,聊了几句后,三人就同桌共饮。张飞说此处说话不方便,请刘、关二人去他家中一叙。在张飞家的后桃园内,三人摆酒畅饮。席间,三人结为兄弟,又宰白马祭天,杀乌牛祭地。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
《三国演义》里的情节和上面两处大致相仿,但细节不同:写黄巾起义爆发,刘备想要投军,看榜文时先遇张飞,后遇关羽。张飞提议:“我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第二天,三人备好祭品,焚香结拜,誓词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后世结拜,拜的当然是“关二爷”,却不知当年“关二爷”结拜,拜的又是哪一个?
当然,只要是真心实意,拜的是谁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毛氏(毛宗岗父子)在《三国演义》第一回的回评里说:“可见盟者,盟诸心,非盟诸神也。”“可见兄弟之约,取同心同德,不取同姓同宗也。”
其实,在我看来,如果真能同心同德,连结拜也是不必的。
- 2025-07-03红色血管瘤是怎么回事血管瘤的疾病预防方法
- 2025-07-03骨髓捐献的过程是怎样的骨髓捐献的条件有哪
- 2025-07-03经期补气养生女性必知的11个常识
- 2025-07-0310个提升免疫力的简易新方法
- 2025-07-03决定女人健康14关键部位
- 2025-07-03冬季吃辣暖胃驱寒并非人人都适宜
- 2025-07-03并非所有的香蕉都有润肠通便的效果
- 2025-07-03茅根的功效与作用副作用也要知道
- 2025-07-03老年人定期吃素可降低患病风险
- 2025-07-03冬季不做冻美人要全面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