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冷却系统

长平之战中秦国国内兵力空虚楚国为何没有选

2024-04-01 来源:李子资讯

长平之战中秦国国内兵力空虚,楚国为何没有选择偷袭?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长平之战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长平之战发生时间是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数战连胜,致使赵军损失惨重,战场上的局面对赵国极其不利。赵王由于战争接连失利,遂求和秦国,不成被戏耍,再加上廉颇固守不战使赵国蒙羞。秦国见赵国固守不战,便派间谍散布廉颇投降的谣言并扬言秦不怕廉颇,怕的是赵奢(曾大败秦国)之子赵括。

于是赵孝成王不听虞卿和蔺相如等的谏言,执意起用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孝成王的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国暗中任命名将白起为统帅,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切断赵军粮道,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和赵国都已经倾其所有,也即面临着国内兵力空虚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长平之战时,楚国为何不偷袭秦国,从而为楚怀王报仇呢?

最后,在楚顷襄王病逝前,因为熊完还在秦国当人质,所以楚国内部出现了和熊完争夺王位的势力。在此基础上,虽然熊完成功回到楚国继承王位。但是,因为之前长期留在秦国,楚考烈王在楚国上下还缺乏可以信任的力量。在之后的几年时间内,楚考烈王的当务之急是掌控楚国的大权。而这,促使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爆发时,楚考烈王不敢轻举妄动。如果贸然派出一支兵马,并吃到败仗的话,无疑会给之前争夺王位的对手攻击自己的借口。

并且,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秦国对楚国发起进攻,以试探楚国态度。春申君黄歇为奉行其“亲秦附秦”路线,割让州陵(今湖北咸宁西北)给秦国,楚国势力更加衰弱。在长平之战爆发前,秦昭襄王继续给楚国施加压力,促使楚国内部的亲秦一派占据了上风。而这,意味着楚考烈王想要在公元前260年偷袭秦国,显然会面临楚国内部大臣的反对。综上,在长平之战爆发时,尽管秦国国内空虚,但是,不管是楚国还是其他诸侯国,都是无动于衷,也即没有帮助秦国或者赵国,更没有偷袭这两个诸侯国。当然,从当时的局势来看,只有其他五个诸侯国不插手,就已经是间接帮助秦国了。

昆明国旅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