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适销对路

唐德宗为什么要削藩削藩为何失败了

2024-04-01 来源:李子资讯

唐德宗为什么要削藩?削藩为何失败了?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唐德宗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内忧外患

安史之乱后,但藩镇力量非但没有根除,反而保存了下来,唐王朝中央权威受到严重挑战。特别是河朔藩镇,嚣张跋扈,不听朝廷命令,修城营垒,并相互联姻,结成同盟,共辱朝廷。同时,边境民族借口助国平乱,多次入侵唐朝边境掠夺财物,唐王朝也渐渐失去对周边民族强有力的控制。吐蕃多次联合南诏侵扰西南边界,自己更是攻陷河陇地区;回纥也不像以往恭顺,变得傲慢无礼,甚至骚扰周边地区,抢掠财物,唐朝边境岌岌可危。面对这样内忧外患的局面,肃宗、代宗只能采取能抵御就抵御,不能抵御就求和安抚的政策。

帮助德宗取得胜利的藩镇不但没有得到犒赏,还要面临被削弱的威胁。李讷谋求和解失败;朱滔因分赃均很是不满;王武俊没有求得成德节度使的任命。因此,诸藩纷纷叛变解救魏博,并各自称王,战争再次掀起。随即淮西李希烈为达到自己的扩张目标也成为反叛力量,并完全切断了南方的供应线路。更让德宗没有想到的是,泾原兵的叛变。面对泾原兵的哗变,禁兵无力抵抗,德宗不得不连夜逃出京城。随即泾原兵拥立朱泚为首领,在京城建立新王朝,朱滔与之呼应,战火燃遍了整个中原大地。此时的唐德宗幡然醒悟,下发罪己诏检讨自己,一改强硬的态度转而采取对藩镇安抚之策,并调集朔方李怀光对付京畿叛乱者,不料,李怀光也因德宗猜忌在河中也发动叛乱。

四、无疾而终

最终,德宗不得不与藩镇妥协,提出完全既往不咎和承认政治现状的条件,希望尽快收复京城,平息战火。兴元元年(784),通过联合吐蕃,在李晟等大将的努力下,最终收复京城。随即朱滔投降于朝廷,王武俊、田绪、李讷与朝廷和解,朱泷战败,李怀光兵败自杀,李希烈被部将毒死。贞元三年(787),内部战乱基本平息。唐德宗发起的这次内战,虽然削弱了部分藩镇的势力,但朝廷的损失更为惨重。唐德宗此次的“以藩制藩”的武力镇压最终以失败告终。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