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论坛

唐朝女冠是什么唐朝为什么会出现女冠群体

2024-04-01 来源:李子资讯

唐朝女冠是什么?唐朝为什么会出现“女冠”群体?

你知道唐朝女冠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等等,而各种文化之下又形成了众多文化群体。在唐朝就有着一个特殊的道家文化群体。

绰约小天仙,生来十六年。姑山半峰雪,瑶水一枝莲。晚院花留立,春窗月伴眠。回眸虽欲语,阿母在傍边。

这是唐代白居易的《玉真张观主下小女冠阿容》,是一首专门吟诵道姑的诗歌。说起道士我们经常会联想到仙风道骨的长胡子老头,一身正派。说起道姑我们常常会联想到仙子,总之是清冷脱俗,高高在上的。但是白居易的这首诗歌却偏偏塑造了一个美艳绝伦却风流多情的道姑形象。

唐代的道姑不同于历代,人们说起她们的时候往往一半艳羡,一半唾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我们的舌尖滚过"唐朝女冠"这几个字时总会带起一股风流与狎昵。

01."唐朝女冠"是什么?为什么特殊?

在唐朝道士无论男女都要戴"黄冠",而且普通的妇女是不戴"冠"的,因此就将女道士称为"女冠"。

"女冠"一词的出处是唐朝王建的《唐昌观玉蕊花》一诗:

一树笼葱玉刻成,飘廊点地色轻轻。女冠夜觅香来处,唯见阶前碎月明。

03.对女冠的评价

身在方外,心在俗世:

一些女冠在入道之后甘做隐士,一心求仙问道。也有一部分女冠是被迫入道的。因此出现了女冠耽于享乐与聚敛钱财的现象。

在《要修科仪戒律钞》中记录:

"出家之人清堂虚室,耽著既甚,有十恶累。一则广占荒野别畜田宅;二则种植园林,自求地利;三则出入贮积丝绵谷帛;四则畜贩奴婢;五则爱养六畜;六则贪聚八珍;七则好乐玩物;八则雕饰帐帷;九则衣著奇异;十则财宝弥勤。"

由此可通过女冠的奢侈生活窥见其聚敛的钱财之巨。

贫富分化严重:

一些出身高贵或者年轻美丽富有才华的女冠,要么仍能享受到以前的尊容,要么能够受到文人雅客甚至是皇帝陛下的馈赠,因此生活水平很高。但是一些无处可归,无奈入道的年老色衰、无貌无才得女冠往往生活窘迫。

女冠为唐朝文化做出贡献:

女冠与文人们的应答之作,往往表现了纯真的情感,充满了浪漫的底色。如鱼玄机的"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如李冶的"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又如元稹称赞薛涛"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女冠们与文人们互相评比诗歌,使得双方的写诗技艺愈发精湛,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为盛唐文化增添了光彩。

部分女冠觉醒了独立意识与女性意识:

很多女子入道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追寻独立自主的生活。

唐代虽然对女性比较宽容,文化的包容程度也很高,但是究其根本还是男权社会。

但是,入道之后的女性不再隶属于某一固定的男子,她们可以自由结交异性,有了选择的权利。并且,入道的女性摆脱了从父、从夫、从子的条框,开始产生了独立的人格,这成为了她们女性意识觉醒的第一步。

"唐代女冠似妓"

这是时人对于唐代女冠的固有看法。放诞的言行,独立的自我为女冠群体打上了这一烙印。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国旅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