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后谢安和谢玄叔侄二人为何会那么失
淝水之战后,谢安和谢玄叔侄二人为何会那么失意?
谢安、谢玄叔侄二人是淝水之战的大功臣,战后二人有着怎样的命运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公元383年,当时已经统一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号称80万大军,主动向南方的东晋政权发起的一场战争。
同年11月,双方交战于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结果以谢安、谢玄叔侄为首率领的八万东晋军队战胜了实际兵力为二十余万的前秦军,谢安、谢玄叔侄也因此战而名垂青史。
但是,你知道吗,在“淝水之战”获得胜利后,谢安、谢玄叔侄二人的声望虽然达到了顶峰,可却也为他们带来了无限的失意人生。
陈郡(今河南省太康县)谢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也是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谢安多才多艺,性情闲雅温和,被称为“江左风流宰相”。谢玄的父亲谢奕是谢安的长兄,官至安西将军、豫州刺史,谢玄的母亲阮容是西晋名士阮籍、阮咸的族人。谢玄的大姐便是东晋有名的才女——谢道韫。
但是,谢玄病仍不见好转,他又上疏一篇“凄恻千古”的奏章——《病久不差又上疏》,在里面说道:
“臣兄弟七人,都先后凋谢殒灭,惟有臣一人,孑然独存。经历的艰难困苦,谁可与臣相比!臣之所以含悲忍痛,希求继续苟活人世,是因为满怀无穷忠心,欲上报朝廷恩德,或许能恢复康健,便可以完成此志。况且臣家中遗孤甚多,想起他们,心中就不胜悲伤,为此求生之心,不能即刻付与尘土。臣一片勤恳之情,实可哀怜。恳求陛下怜悯臣的忠诉,霈然降恩,不使臣含恨九泉。”
如此凄凄切切的哀求仍然打动不了朝廷,谢玄在连续上奏了十余道奏章后,又过了很久,朝廷才改任他为散骑常侍、会稽内史,谢玄总算是回老家任职去了。
谢玄连续上奏请求退隐的故事,被后世以“谢玄文”来比喻去职归山的决心。
388年春,谢玄在会稽(今江苏苏州)去世,终年四十六岁,可谓是英年早逝。
作为东晋名将的谢玄,在战场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但是在战争结束之后,却遭到了东晋皇帝的猜忌,与叔父谢安二人先后没几年都因病抱憾而亡。“淝水之战”后,谢安与谢玄叔侄二人的人生是不是很失意呢?
- 2025-05-13养猫关门封窗养猫后大家都正确封窗了吗
- 2025-05-13养猫刺激大脑研究显示养宠物有助老年人大脑
- 2025-05-13丽景花园养多少只狗合适封区不封群
- 2025-05-13东海香悦里养狗怎么样重庆合川上周1213
- 2025-05-13量子系列养猫故事大物理学家麦克斯韦也养猫
- 2025-05-13领养猫德学院消息称流浪猫收养机构猫德学院
- 2025-05-13金地首府里养的狗多不多哈尔滨市5月份楼市
- 2025-05-13城市人民养狗有什么用城里为什么要养狗
- 2025-05-06福建泉州客厅装修公司泉州华大泰禾三居室现
- 2025-05-06大家看看朋友家的装修朋友家的装修超棒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