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最新文章

刘禹锡是如何描写桃花的他的桃花诗十分明丽

2024-01-24 来源:李子资讯

刘禹锡是如何描写桃花的?他的桃花诗十分明丽动人

刘禹锡,字梦得,号庐山人,唐朝文学家,被誉为“诗豪”,他的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十分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刘禹锡笔下的桃花吧。

《竹枝》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山头,

蜀水春江拍山流。

红花易衰似郎意,

水流无限似侬愁。

五十而知天命,50岁的刘禹锡接到调令,被任命为四川夔州刺史,相当于四川奉节县的县长。此前三年,他母亲病故,守了三年孝,此时父母皆已经仙逝,这是人生沧桑的大江东去的中年。

他的人生可谓一炮冲天又高开低走。21岁他就登进士第,才播一时,他曾是太子校书。33岁,太子成为皇帝,太子党中的青年骨干,就有他,一时青云直上,雄心壮志,和同样是骨干的柳宗元大刀阔斧搞改革,为的是新皇帝新纪元,江山新政。

但是好景不长,命运诡异,皇帝干了几个月忽然退位,让位于小太子李纯。这其中最大的奥秘就是宦官掌握着皇帝的生死,传说皇帝是被宦官毒死而扶持小皇帝上位。跟着倒霉的自然就是先皇的这些尚还年轻的大臣们,柳宗元刘禹锡等人虽然免了死罪,但立马扫进历史的灰尘里,不予重用,将他们贬到遥远的小地方安置,但几乎是没有政治前途的。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唐]朝刘禹锡《竹枝》

刘禹锡的《竹枝》,虽然最大还原了当时四川民歌的风采和内涵,但这一首显然更有他自己的视角和情怀。这是第三只眼看待当时四川的山水田园特色和民俗风情。

那山上种的是一层层桃李花,此时正在开花。那红的是桃花,白的是李花,那层层桃李的深处,那云烟缭绕的地方是山野人家。

桃李成林这么广泛且一层层种植,这不是野生桃树,恰恰是山民因地制宜开垦出的果树林。那女子们穿着艳丽的衣裳,手上带着金银首饰去河边挑水,这是仙境吗?不是,这恰恰是四川少数民族的描写,她们穿戴艳丽,正是寒苦的聚落生活,让这些艳丽都有了一种护身的作用。她们的生活应该是相对原始。

而男人们在做什么,他们正趁着春情,带着斗笠和长刀去烧荒,一方面是向山林要耕地,一方面维持半原始的刀耕火种。

这就是刘禹锡展现的中唐时候的四川山区的景象。中原的文明尚未推进到这里,这里的人们封闭,天然,有着自己的生活。而当时这里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

这里不是陶渊明的桃花源,是一种另类的四川山地的艳丽原始的风情。

刘禹锡在这里的生活好不好呢?应该是不好,但是他全身心地融入到这里了,这里的壮丽,这里的艰苦,这里的奇异。他的心情更加雄浑开阔,如果年轻时他多少有点抑郁,但是四川的经历让他有着安于苦难并超越苦难那种,从山水和人民中得来的慷慨乐观。

而刘禹锡的桃花诗也就格外,大气,明丽,动人!

农业开发与装备

海峡科技与产业编辑部

文理导航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