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适销对路

测血糖的正确方法血糖的相关知识有哪些

2023-07-25 来源:李子资讯

测血糖的正确方法 血糖的相关知识有哪些

一、怎样测量血糖才是比较正确的呢

1、有这种两用的仪器。血糖和血压的测量途径是不同的,一般血压测量的频率要求高,血糖没必要频繁测量,因为血压直接体外测量比较方便,血糖测量一般是需要采血的。再说血糖变化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较长时间测一次

2、用温水或中性肥皂洗净双手,反复揉搓准备采血的手指,直至血运丰富。用75%的酒精消毒指腹,待干。用采血笔紧挨指腹,按动弹簧开关,针刺指腹。无名指指腹两侧取血最好,因其血管丰富而神经末梢分布较少,不仅不痛而且出血充分。打开血糖仪开关,取一条试纸插入机内;(手指不可触及试纸测试区)取出试纸后随手将盖筒盖紧。如果是吸血的血糖仪,就将血吸到试纸专用区域后等待结果;如果是滴血的血糖仪,就将一滴饱满的血滴或抹到试纸测试区域,不要追加滴血,否则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3、糖尿病人正确的测血糖方法是:用温水或中性肥皂洗净双手,反复揉搓准备采血的手指,直至血运丰富;用采血笔紧挨指腹,按动弹簧开关,针刺指腹;打开血糖仪开关,取一条试纸插入机内,取出试纸后随手将盖筒盖紧。

二、什么是低血糖以及相关知识是怎样

标准

男:Glu<50mg/dl(<2.78mmol/L),女:Glu<45mg/dl(<2.5mmol/L)(饥饿72小时后正常男性,女性最低值),

婴儿和儿童<40mg/dl(2.22mmol/L)

肾上腺素对糖代谢的影响与胰岛素的作用相拮抗。它促进糖元分解及酵解,故增加血糖及血中乳酸,这是由于肾上腺素活化肝脏与肌肉中的磷酸化酶所致。

原因

1.降糖药物过度:胰岛素或磺脲类药治疗病人或新近饮酒者,即在治疗期间,患者原血糖较高,经用降糖药(尤其是胰岛素)后在短时间内血糖下降过快或下降幅度过大,出现低血糖症状,但测血糖仍在正常范围。糖尿病初期及应用降糖药的患者尤为明显。

2.严重饥饿:长期不给予摄食。

危害

低血糖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轻者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痴呆、昏迷,直至危及生命。部分患者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

预防

①按时进食,生活规律;

②不可随便增加药量;

③每次用胰岛素均应仔细核对剂量;

④运动量恒定;

⑤常测血糖;

⑥随身带糖果以备用。

治疗

(一).纠正低血糖

(二).病因治疗

(三)用药原则

1.轻者口服糖水或糖果。

2.严重及持久的低血糖需继以5-10%葡萄糖500-1000ml滴注几天。静注葡萄糖困难时,可给胰高糖素肌注。

3.特发性低血糖应予精神治疗和体育锻炼,调节饮食,适当提高蛋白质和脂肪量,减少糖食。

三、什么是高血糖的相关知识

血糖

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在一天之中是轻度波动的,一般来说餐前血糖略低,餐后血糖略高,但这种波动是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

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6.0mmol/L。

餐后血糖>7.8mmol/L。

就称为高血糖,注意:高血糖不是一个疾病诊断标准,而是一项检测结果的判定,高血糖不等同糖尿病,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参阅:糖尿病百科。

症状及治疗

参阅对应的百科折叠高血糖预防

①不可任意停药;

②按医护人员及营养师的指示进食;

③平日要注意血糖的控制,常检查血糖值;

④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以防感染;

⑤如有恶心,呕吐或发烧时,不可任意停药,应立即求医诊治;

⑥找出高血糖发生之原因,避免下次再发生。

微血管病变

高血糖可引起微血管病变,使患者的微循环有不同程度的异常。随着病程的延长和治疗不及时会促使微血管病变的加重和发展,使患者致盲、致残。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心肌、神经组织及足趾,使患者身受病痛折磨。高血糖还会引起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是指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基底动脉、肾动脉及周围动脉等动脉粥样硬化。其中,动脉粥样硬化症病情较重、病死率高。约70%~80%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

四、血糖波动有哪些原因以及如何预防

(1)气候因素:寒冷剌激可促进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肝糖原输出增加,肌肉对葡萄糖摄取减少,而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夏季炎热多汗,注意补充水分,否则血液浓缩而血糖增高;

(2)感冒:感冒后可使血糖升高;

(3)患者因外伤、手术、感染发热,严重精神创伤,呕吐、失眠、生气、焦虑、烦躁、劳累、以及急性心肌梗塞等应激情况:可使血糖迅速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4)药物剂量不足:有的患者自行将药物减量;有的长期不查血糖,以致血糖升高后原来剂量未及时调整,会因药物剂量不足,造成血糖升高,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

(5)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突然变化:导致病患者暂时性机体不良反应;

(6)过多食入高油脂食物:引起胰岛功能不能很好分泌胰岛素使血糖升高;

(7)长期便秘:导致代谢紊乱,血液循环不利,影响血糖;

(8)饮水不足:导致代谢失衡,影响血糖。

注意事项

■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8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次。

■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自我监测血糖2-4次。

■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每周监测血糖2-4次。

血糖监测时间:

■餐前血糖检测,当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要关注的,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也应测定餐前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

■睡前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

■夜间血糖监测适用于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的血糖。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检测血糖。

■剧烈运动前宜监测血糖。

去美国留学有些什么大学

赴美留学中介公司

美国研究生需要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