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音频插座

李靖攻灭东突厥后为何遭到李世民的训斥

2023-12-19 来源:李子资讯

李靖攻灭东突厥后,为何遭到李世民的训斥?

李靖,字药师,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名将,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开国功臣在天下平定后,难免因功高震主,被帝王“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几乎个个难逃一死。但凡事总有例外。唐太宗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事变 ”取代太子李建成登基称帝后,就能善待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除勋公张亮、陈公侯第因谋反被诛外,绝大多数功臣均得以善终。但李世民毕竟是帝王心性,他驭下有术 ,恩威并施,在君臣和谐的温馨画面背后,李世民将帝王权术玩的炉火纯青、至臻化境。

唐朝初年,游牧于漠北的突厥强盛起来,成为大唐北部边境的心腹之患,突厥骑兵屡次犯边,攻城略地,杀戮吏民,大肆抢掠人口和财物,最严重的一次竟然打到距离长安只有四十里的武功县,唐朝宣布京师戒严。贞观三年(629年)8月,突厥颉利可汗突然率军开至与长安近在咫尺的渭水便桥以北(今咸阳西南),觊觎京师...... 李世民即皇帝位后,决心出兵消灭突厥,彻底根除边患。

贞观三年(629年)11月,唐太宗李世民先派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张公瑾副总管,率军进攻突厥的前沿阵地马邑。因事发突然,突厥人猝不及防,大败亏输,正在马邑的颉利可汗落荒而逃,有9个突厥将军率部投降唐军。随后被迫参战的铁勒部兵以及奚、同罗、霫等部落的仆从军也纷纷向唐军投降。

李靖率军班师回朝后,却遭御史大夫温彦博、萧瑀上疏弹劾。原来,唐军突袭突厥牙帐的过程中,天寒地冻,补给困难,一些士兵饥寒交迫,于是结伙劫掠突厥牧民的畜产、财物,以补充军需,在极度严酷的环境中,这也是无法之法,情有可原,却不料遭御史奏劾,说李靖治军不严,李世民见奏果然大怒,召李靖狠狠地训斥了一番。

李世民由大喜到大怒,只在一瞬间,似乎翻脸比翻书还快。其实,细究原因,李世民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李靖灭掉了东突厥,立下奇功一件,李世民认为有必要给他当头棒喝一下 ,以免他滋生骄傲自大的情绪,将来不好驾驭。在天气苦寒、粮草不济的情况下,士兵抢掠敌方物资也不奇怪,李世民如此上纲上线的严厉斥责李靖,或许是为怀柔降附的突厥民众,以安抚他们的惶恐与不满的情绪,心悦诚服做大唐的顺民。再则李靖袭击突厥牙帐时诛杀隋朝的义成公主,她是颉利可汗的妻子,也隋炀帝杨广的姐姐。李家和杨家是亲戚,杨广是李世民的表叔,义成公主也是李世民的长辈,她对归唐的隋朝萧皇后有大恩,李靖擅自杀掉她,引发萧后不满,她撺掇弟弟萧瑀弹劾李靖也是很有可能的。李世民训斥李靖,也是为平息朝中对他诛杀义成公主产生的不满情绪。

李靖很善于隐忍,面对太宗的严厉训斥,他不辩解,不求告,没有露出半点不满情绪。李世民驭臣有方,将“打一巴掌再给颗甜枣”玩得炉火纯青。事情过后不久,唐太宗对李靖说:“隋将史万岁破达头可汗,有功不赏,以罪致戮。朕则不然,赦公之罪,录公之勋”。李世民很清楚李靖战功赫赫,无人能比,为人却谦逊忠诚,从不居功自傲,于是先敲打一番再厚加赏赐,增加了他的食邑,还赏赐了许多金银绢帛。卫公李靖得到厚赏,却更加谨慎低调,他功高遭忌,多次遭人陷害,每逢及此,他也不作任何辩解,而是闭门谢客,安然独处,因此总能逢凶化吉 。李世民也始终对他信之不疑,一代“战神” 遂得以善始善终。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官网

通信电源技术官网

现代农业研究杂志官网

中国石油和化工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