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政权依仗士族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曹魏政权依仗士族,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接下来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曹魏,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作为三国时期极其优秀的政治家,曹操在政治上比较开明,他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豪强,用人不论出身,唯才是举,看上去,曹操用人唯才,打破了当时的世族门第观念。要知道在汉朝时期,选拔官吏主要看两点,第一点是被选用人仁义孝悌等方面的封建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则是要有高贵的家世出身。曹操为了维护和发展曹魏政权,让更多的人为他的事业服务,他选用人才没有采取上述的标准限制,而是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质和出身下层,他都很有可能会提拔和任用,因此,曹操从公元210年开始,先后下达了三次“求贤令”,可见曹操对人才的渴求。
让人奇怪的是,明明曹操希望唯才是举,启用更多寒门人士,但实际上,后来曹丕建立魏国,实行九品中正制,其实就是在为豪门士族让步,也是因为曹魏的让步,这些豪门士族纷纷支持曹魏取代汉室,建立新的政权,这才让曹丕得以登基称帝,建立魏国。既然曹操明明唯才是举,不看出身,为何曹魏政权最终还要依仗士族?
曹操的亲族是曹氏与夏侯氏,而这两个世族在地方有很强的实力,当时曹操起兵后被徐荣率军击败,曹洪就在家乡率领一千多家乡士兵前往扬州募兵,而曹仁更是带着一千多名少年投奔曹操,这才有了曹操后来的起势。虽然曹操的祖父是宦官,因此被当时的清流士大夫看不起,但曹操当时绝对是豪门出身,而不是所谓的寒门士族。毕竟曹操祖父曹腾担任过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弟弟曹褒任河间相、颍川太守,曹操的父亲曹嵩任大司农、太尉,曹仁的父亲曹炽为侍中、长水校尉,曹休的祖父为吴郡太守,而曹操本人在二十岁被举孝廉。如此家族,怎么可能算是寒门呢?
笔者认为,曹操虽然唯才是举,不看出身,但他并不是要重用寒门而轻视豪门,曹操所希望的,其实是寒门与豪门一把抓,他所看中的,仅仅只是人才罢了。
- 2025-05-13狗场养狗的方法养狗一定要有技术DOU小助
- 2025-05-13成都领养寄养猫涨价七成仍无空位四川成都春
- 2025-05-13养两条狗一年费用多少合理养两条狗
- 2025-05-13养猫是积德么养猫的福报也许你不知道
- 2025-05-13佳木斯路边养狗我是佳木斯人关注养狗
- 2025-05-13属鸡男的人养狗了咋办那些生肖养狗特旺20
- 2025-05-13保驾护航家装装修巧妙的家居设计让你眼前一
- 2025-05-13橙家装修找装修公司好不好碧桂园旗下互联网
- 2025-05-13陈家镇别墅豪华装修广东陈家现代风农村别墅
- 2025-05-0630平家纺店装修设计28岁IT小哥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