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夏至习俗与中医药文化
有趣的夏至习俗与中医药文化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古书中有这样的记录,夏至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中医专家还介绍说许多习俗都与中医药文化紧密相关。
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此时民间新麦方出,人们以面食敬神。夏至吃面食这一食俗也流传至今。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本草拾遗》说“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医林纂要》说它“除烦,止血,利小便,润肺燥”。还有人爱在酷热的夏天吃热面,多出汗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湿气和暑气。
夏至节,未成年的孩子要到娘舅家吃饭,舅家必备苋菜和葫芦做菜。俗话说,吃了苋菜不会发痧,吃了葫芦腿里就有力气。这苋菜被誉为“补血菜”、“长寿菜”,《食疗本草》说它能“补气除热,通九窍”,《滇南本草》说它能“治大小便不通,化虫去寒热,能通血脉,逐瘀血”。葫芦在我国古籍中最早称瓠、匏和壶,《滇南本草》说它“利水道,通淋,除心肺烦热”;元代王祯《农书》说,“匏之为用甚广,大者可煮作素羹,可和润作荤羹,可蜜前煎作果,可削条作干”,可见古人葫芦吃法多种多样,既可烧汤,又可做菜,既能腌制,也能干晒。
在我国有些地方,夏至节的热闹程度不亚于端午节,有一种观点还认为端午节源自夏至节。故而在陕西等地,夏至还有食粽子的民俗。从中医饮食的养生观点来看,粽子具有清热解暑、益气生津、养血安神的功效,其中的大枣补中益气,栗子补气健脾、益肾。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意思是人们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粤桂“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别录》言狗肉“主安五藏,补绝伤”,《医林纂要》说它“补肺气,固肾气,壮营卫,强腰膝”。中医学认为,常食狗肉,对于脾肾之虚、胸腹胀满、鼓胀、浮肿、腰膝软弱、寒疟及败疮久不收敛等症,很有裨益。
- 上一篇:包皮龟头炎中医食疗有绝招男性保健
- 下一篇:宝宝上火不喝凉茶应吃降火蔬菜育儿
- 2025-05-13湖南省养狗法规长沙市养犬管理条例明年5月
- 2025-05-13罗小黑怎么养猫罗小黑比较简单但是很可爱的
- 2025-05-13大喜养猫小鱼干古代猫趣闻三古籍记载的三怂
- 2025-05-13武汉沉浸式养猫沉浸式养猫Vlog傻猫的日
- 2025-05-13普通人养哪些狗不能养别等到伤了人再后悔这
- 2025-05-13南海家园养猫笼养小猫抓伤喂食顾客民警调解
- 2025-05-13狗见的多了怎么养狗一人一个养狗老手小技巧
- 2025-05-13家里养猫查出怀孕怀孕养猫狗会感染弓形虫家
- 2025-05-13日本养猫成本养一只猫有多贵日本调查约15
- 2025-05-13狗在外面养好吗怎么养的如何让狗狗养成良好